关灯
护眼
字体:

道长与女妖(53)

作者:受雪流云 阅读记录

月色悠濛,前庭一片死寂,偶有执戟的侍卫来回穿梭巡视。

行云快步走到弘文堂前,只说替姚华音来取东西,守卫不敢阻拦,颔首让开。

他点亮桌案上的一盏灯烛,弯腰从矮柜中抽出八年前的那份盖有姚华音印信的卷宗,再次看时没有了怨愤、痛苦,眸子里平静无波,像一潭冰冷的死水,透着彻骨的凉。

“爹,娘,俞家军的叔伯们,子钦会为你们报仇的!”

沉寂了良久后,行云漠然把卷宗折了两折塞进衣袖,指尖搭在抽屉上,正要向前推,忽见抽屉最里面躺着个白瓷药瓶,细肚敞口,用红布塞着。

他记得这个药瓶,是当年父亲从南陵带回来,准备送给姚敏璋疗伤的药。

南陵以药材闻名,这伤药更是极品,是父亲派人几次求着当地的药商,花重金才买回来的。

当年他自己受了重伤,疼的夜不能眠,不得不用了一星半点,剩下的都留给姚敏璋,谁想竟落得这等下场。

行云心潮涌动,取出药瓶放在灯下看着,敞口处有个绿豆大小的缺口,瓶身上横着两条裂纹,拔去塞口的红布,里面已经空了,想来是当年父亲俞平阔和姚敏璋争执时摔破,又重新粘起来的。

他不由冷笑,人都已经死了,药也没了,还留着这空瓶子何用!他不解又心酸,把药瓶放在鼻下轻嗅,尚有一丝淡淡的木质芬芳。

这香味……他执着药瓶的手陡然一颤,瞪着眼,一股血直冲头顶。

“就算不为自己,也该为子钦想想,那孩子还不到十岁,你就忍心让他……”

“孙昭,别说了。”

“大将军!俞兄弟!”

八年前的冬天,北风呼啸,俞家军奉命赶回韶阳,途径阳城时暴雪连绵,直扑人面。

傍晚时,俞平阔命人就地扎营歇息,俞子钦亲自查看过临时搭建的马厩后去往父亲的军帐,恰巧听见父亲和副将孙昭在帐中大声争吵。

他僵在帐外,面前厚厚的毛毡猛地掀起,孙昭一怔,苦着脸拍拍他身上的雪,扯下斗篷给他裹在身上,顶着风雪回营帐去了。

他知道两个人在吵什么,即便只听了只言片语。

姚敏璋下令俞家军即刻返回韶阳,孙昭担心俞平阔回去后兵权被夺,甚至性命不保,苦劝他早做打算,几个亲信将领也跟着附和,俞平阔最终说服了众人,率领俞家军班师回城。

启程前他一度心中难安,为父亲,为俞家军,也为姚华音。

父亲把他拉到跟前宽慰,说会尽力化解与姚敏璋之间的误会,绝不会发生他们口中说的严重后果,他相信父亲,不再多想,坐在火炉旁帮着父亲整理行装,看见包裹里那只白瓷药瓶。

第26章 真相 该面对的终究要面对,该偿还的也总是要偿还。

“爹,这瓶伤药让子钦保管吧,等回到韶阳,我随爹一起进城主府送给姚伯伯。”

他边说边取下红布塞子,放在鼻子下闻了闻。

“大半年没见,想华音姑娘了?”父亲听后玩笑了一句,叮嘱道:“这药难得,你好好收着。”

当晚他回到自己的营帐,把药瓶收进贴身背着的布包里。

许久不见,他十分思念姚华音,想在回韶阳当日就随父亲进城主府看她,也想当面把伤药献给姚敏璋,万一父亲与姚敏璋真的闹出不快,他也能帮着从中调停几句,毕竟他还小,就算说错了什么,姚敏璋也应该不至于怪罪。

外面风雪稍霁,他把布包塞在枕头底下,脱了斗篷,去帐外找个宽敞的地方,借着火把的光亮又打了几遍拳。

再回来时夜已深了,却见孙昭站在他床边。

孙昭与俞平阔是过命的交情,又看着他从小长大,进他的营帐守卫不会阻拦。

他随意抹了把脸上的汗,仰头问:“孙叔叔,这么晚了您怎么在这儿?”

孙昭没有说话,从架子上摘了条干布巾裹在他汗涔涔的头上不算温柔地揉搓,他借着力瞟见床上的斗篷,咧嘴一笑,“谢谢孙叔叔,忘了给您送去了。”

孙昭跟着向床上看一眼,随后郑重地握着他的肩膀:“子钦,那瓶药你务必收好,回韶阳之后即刻交给城主,绝不可乱动!”

弘文堂里,行云攥着药瓶的手微颤,指甲泛着白,小时候他只当这瓶南陵伤药来之不易,所以孙昭才会嘱咐他不可乱动,原来……

他在紫云观的药典里读到过,见血封喉,出自南陵世家,味微香,凡身有伤流血者,触及立时毙命,重伤之人吸入即死,神仙难救。

行云仰头长叹,泪水顺着面颊滑下。

“孙叔叔,您可知道八年前的一念之差害死多少人吗?您让子钦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