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一张请帖?”白叶立刻抓住了这个重点,兰嬷嬷点头道:“是每个人一张的。”
“可是,薛家只收到了一份请帖,还未曾言明是给谁的。”这下连着薛如银也觉得不对头了,“会不会,这是有人假冒的?”她这话一出口就摇头,“也不对,这请帖确实是郑王府的人送来的,想来这点夫人是不会弄错的。”
白叶也开始有些迟疑了。
“我原以为会是端王殿下的手腕,如今看来却不大像了。”她说着看向兰嬷嬷,把前一日遇到端王的事情也说了个清楚,“若是端王殿下的手段的话,他当知道姑娘在薛家的排行,这是不会弄错的。也不会这般发了一张含糊不清的请帖才对。”
“难不成……”她说着眉头紧皱,薛如银见状问道:“你想到了什么,快说来听听。”
白叶这才道:“昨日那雅间之中还有另外一个人,姑娘可还记得?”
薛如银愣怔了一下,昨日她的注意力都在楚容若的身上,确实没有怎么留意屋中的另外一个人。
白叶却是观察得仔仔细细,此时缓缓道:“那人衣着华丽,一看就不是普通的出身。他虽然跟端王同出一屋,摆出来的姿态看着却像是晚辈。说不得,那人是郑王府的哪位少爷,昨日见着端王殿下对姑娘另眼相看,又不知道姑娘序齿,这才回去让云容郡主下了这么一个含糊不清的请帖。”这般说倒是有几分道理,屋中一时有些沉闷,半响兰嬷嬷才振作起来道:“距离赏菊宴还有着五六日的功夫,姑娘不妨写个帖子去林家,与你那些表姐妹们商量一番。毕竟,赏菊宴也有着赏菊宴不成文的规矩,初次去还是谨慎些好。”
薛如银点头应是,转而又有些担忧。
“若是那位郑王府的少爷这般作为是为了通过我巴结端王殿下,我是不是该拒绝了这请帖,免得给端王殿下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她有些患得患失,白叶却直接摇头道:“姑娘不必多想,该去则去。更何况,这请帖送来之后,也就没有姑娘否决的意思了。纵然姑娘不去,二姑娘和三姑娘定然是要去的。”
她说着顿了下,又道:“更何况,那人既然能够跟端王同在一屋,关系自然不算差。邀请薛家姑娘参加赏菊宴,应当只是示好而已。”若真能够因为一张请帖就把要办的事情办好,端王殿下也未免太容易巴结的。因此白叶半分都不担忧这一张请帖,她所烦恼的是明日就要去端王府的事情。
也不知道端王究竟是为何这般阴魂不散,她心中总是有些忐忑不安。
第十九章 收徒
“风市、足三里……血海穴……”苍老的声音不时在端王府的一个房间中响起,白叶按照这声音的提醒依次揉按,下手很是快准稳,一旁的何太医看着不由摸着雪白的胡须缓缓点头,意外地看了一眼楚容若。
楚容若与他相交多年,自然看得懂这个眼神的意思,只微微抿唇笑了下。
虽然一开始到端王府的时候,白叶是抱着警惕之心的,然而何太医确实是杏林的老前辈,只偶尔开口的指点就足以让她觉得受益匪浅,不由就收起了那些乱七八糟的心思,跟着何太医的指点去做每一步的治疗。偶尔遇上不是太懂的部分,也立刻开口询问,丝毫没有羞涩或者尴尬的神态。
也是,何太医已经到了古稀之年了,白叶如今看着还是一个黄毛丫头的模样,向德高望重的前辈请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中医一途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文明演变过程中确实是丢失了不少精华,如今有何太医这般的长者知无不言,白叶如何会不珍惜呢?因此,她学的很是认真,甚至连着楚容若低头注视她都没有注意到。而在楚容若的眼中,却不是第一次见到这般神色专注的白叶了。
当初在驿站的时候,这个娇小的姑娘也是这般神色认真的给他涂了药油揉按,用以给他减轻疼痛。
“听闻,前两天李侍郎的发妻去了薛府寻麻烦?”前日在归鹤斋见着白叶和薛如银时,楚容若就有些不解,私下让人查了下,如今却是大约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正在净手的白叶听得他这般问也不奇怪,只淡淡道:“不过是些许误会罢了,已经无碍了。”她说着接过侍女递过来的帕子,对着对方甜甜一笑,这才转头看向楚容若道:“多谢王爷挂心。”
楚容若微微勾了下唇角,道:“事情是解决了,可是之后呢?”
白叶为二位瞪大眼睛,似是不解一般问道:“之后,还有什么问题吗?”
“我是说,你的方子是怎么流出去的,难道你一点都不担心?”楚容若倒是不信白叶没有想到这块,只是这丫头从一开始就对他很是警惕,惯会在他跟前装聋作哑罢了。既然如此,他就把话挑明了说,看她还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