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实乃女中豪杰也。只是……”容朔眸子扫过满屋狼藉,语气里却有促狭的调侃之意,“我这一屋子陈设佳肴玉盏瓷器,该算谁的呢?”
林清如闻言一怔。容朔丰神俊朗,看着好似翩翩世家公子,不想内里实是商贾做派,未免小气。
这是她对他的第二印象。
第一印象是,容朔甚美。
只见那被抢的女子从慌乱中反应过来,不由得在一旁娇怯应了一声,“算我的吧。”
她从腕中取出那枚晴水翡翠镯子来,递给容朔,方才的泪痕犹在,“便先用这个镯子抵公子的亏空罢。”
容朔轻笑一声,并未接过她的镯子,“我不过玩笑一二。姑娘不必介怀。”
那姑娘又软怯地将镯子戴回手中,一双盈盈眼眸望着林清如,“今日多谢姑娘相救了。我乃姑苏叶水柔,来京城祖父家小住,不料遭此祸事,定当重谢姑娘。只是不知姑娘是何许氏人?”
林清如闻言摆了摆手,她此刻已不欲漏了身份,便随口说道:“小门小户,不足挂齿。”
她看着叶水柔身娇怯弱的样子,温言问道:“只是姑娘出门怎得不带人跟着,着实危险。”
“原不过打发下人们回去取些东西。却不想京城治安如此混乱,竟一刻也离不得人。”
说着,叶水柔从腰间取一白玉坠子交到林清如手中,郑重道,“今日承蒙姑娘大恩,这枚坠子姑且当作谢礼。我家铺子就在这街头,还望姑娘常来坐坐。”
不过须臾功夫,叶家的下人仆妇到了花间楼。看得这满地狼藉,又闻得方才的惊心动魄,当即骇得大惊失色。
对着林清如连连感谢之后,这才拥着叶水柔离去。
容朔的眼眸停留在林清如身上,“今日多谢姑娘行侠仗义。大堂杂乱,欲待收拾。姑娘若是有空,不如楼上雅间小坐片刻?”
林清如循声回望于他,刚好对上那双漂亮眸子。漆黑瞳仁熠熠生辉,如同星河灿烂碎于眼眸,带着莫名让人探寻的吸引与神秘。她心头一跳,不动声色地移开了眼。
她只点了点头。
她想也好,可在此等及雪茶回来。
第3章 相互试探
林清如的目光循着木制楼梯望向二楼雅间,明纸糊在雕花漆木门上,隐隐见灯火闪烁似夜间星辰,却不闻人声不见人影,到不似大堂这般热闹,颇有闹中取静之意。
容朔将她迎上楼,楼上有侍女盈盈走来,手执一把貂蝉拜月腰扇,轻轻摇晃间已是香风袭人。她声音软糯,迎着林清如,“姑娘,您这边请。”
与楼下的喧闹熙攘不同,楼上已是十分安静谧然。偶有轻弹浅唱传来,亦近亦远,并不真切。
凝香阁内陈设十分雅致,一扇雕四时花卉镶象牙的四折屏风,一副吴千子的山水字画,一个维宁年间的古董花瓶,简单古朴。
红木窗花雕刻福寿仙鹤云纹,只需轻轻一推便可看到洛淮河之景,河上游船,船上花灯,自成一景,亦是十分动人。
林清如暗叹,这楼上雅间总有二三十间,若是每间都如此装潢,不知家底如何深厚。
她的眼神不由得在容朔身上来回探寻,她突然有些好奇容朔的身份。
屏风后有软侬弹唱缓缓传来。
容朔察觉到她的目光,却并无躲闪之意。只迎着她的目光回望于她,眼眸如妖媚般摄人心魄。
林清如故作镇定地别开眼。她只是好奇容朔的身份而已。
容朔见状只是低笑。
“姑娘可想喝点什么?不如试试我花间楼十二花酿的头牌——落梅香。”
“落梅香?楼下似乎没这酒?”林清如微微发怔。
容朔只是抬眸轻笑,“这是雅间客人才有的口福。”
林清如唔了一声,不置可否。
见容朔推门而出,林清如这才略做放松。她修长的手指推开窗户,感受着洛淮河拂面而来的微风,带着微微湿润的潮气,清晨的疲倦在这一刻有了些许的轻松。
就在她回神之际,突然听到隔壁窗边传来一声十分熟悉的声音,“司徒大人。”
林清如眼神一凝。是大理寺同僚在唤司徒南。她不由得竖起了耳朵。
只是这雅间隔音甚好,又有女子轻弹浅唱的声音扰乱视听,林清如听得并不真切。
隐约只能听到推杯换盏的热闹之声如丝如缕传来,说着什么“二十年陈酿”,“不醉不归”之语。
想来是大理寺同僚在此宴饮聚会。
京中官员常常如此,或为攀附关系,或为庆贺升迁,总少不了如此喝酒宴饮之景。林清如不喜这样的风气,鲜少参与。
却不想竟他们聚于这花间楼之中,十分熟稔的模样。想这容朔究竟是何人,竟能让朝廷要员聚集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