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了,一切妥当,去往宁安殿给太后请安。夏日炎热,本该传个步撵,崔冬梅嚷嚷着吃得有些撑,拉着杨恭,请示走过去。
从正阳宫到宁安殿,不过是一炷香的路程,不算远。杨恭略想想,便答应下来。二人一前一后,走在皇城步道。隔了一步,不像夫妻,有几分大哥哥带着小妹妹出门散步之感。
堪堪走到太液池,步道上的碎石,坑坑洼洼。杨恭好好走着,突然闻得身后一阵风声袭来,极为靠近。他似一瞬之间回到战场之时,有人偷袭,飞奔出去两步。
待站定之后回望,方觉错了。
他已是陛下,已成亲,再不是当初那个不知何时丧命的儿郎。
明白之后看向风声来处,只见崔冬梅歪歪扭扭,由香香、脆脆搀扶着。缘是崔冬梅一个不小心,被这坑坑洼洼的步道,绊了一跤。
小娘子眼中的惊诧和错愕还未散去,满是不可置信,满是控诉。她檀口微张,无声哭诉:
二哥哥,你变了。说好了要将我当个闺女一般养着的!你言而无信!
看得杨恭眉间发紧,三五步过来,“你还好?”
“二哥哥,不,陛下说好了好好待我的,我崴了脚,你却要跑开,你……你……”她双眼看向太液池一旁。那地方,丛丛翠绿掩映皎月阁。
“此前我也是在这里崴了脚,你,你让人送我去千佛寺,小住三月……三月……你……”
相识多年,极少见崔冬梅泫泫欲泣,杨恭早年得见,仅有来去如风,烈焰似火的崔冬梅。
而今突然得见这般境况,傻眼,不知该如何。
“你……你委实娇气,以后好好养着。若是得空,去演武场,我教你健体防身。”
崔冬梅:……
【作者有话要说】
崔冬梅:我要的是这个??
杨恭:那把我给你?
崔冬梅:我要的是天下第一的供奉!
杨恭:这和把我给你有什么区别!
崔冬梅:愚不可及。
第14章 论恶婆婆的姿态
宁安殿,异常热闹。
太后膝下几个孩子,今日因封后大典,俱在。欢声笑语当中,陛下在前,崔冬梅跟随在后,朝着众人走来。他们二人,行动间尚有几分生疏,却难能可贵的,在陛下的步伐当中,看到了等待。
他往常什么样,在座之人没有不清楚的。横刀立马在前,管他何人在后。即便是做了陛下几年有些收敛,也时常显露杀伐果决。
而今崔二跟在他身后,可见他刻意缓慢的脚步,刻意避开的阻挡。小心谨慎之间,也或许是不经意之间,适应崔二的步伐,又不阻挡她的视线。
他们二人还在宁安殿外廊下,太后便分外高兴地说道:“你瞧,成亲了就是不一样,多好。”
说话之间,看向左右之人,似在显摆,瞧,我定下的崔二,多好。
定王、成王及其家眷笑着应和,唯独一旁的太子,眉头紧蹙,若有所思。
及至二人到得跟前,给太后请安,敬茶,而后成王、定王及其亲眷拜见。末了,轮到小辈上前见礼。
头一个,便是小辈当中年岁最长的太子殿下。
太子今日一身褐红圆领长袍,越发矜贵,只是眼眶四周,若有若无的暗沉显出几分脆弱。太子身旁的刘三娘,端端一副京都贵女仪态,眉目和善,双眼幽深。她们二人缓缓上前,跪在帝后跟前。
接过宫婢送来的茶盏之后,该是恭贺拜见。
然,太子将青瓷碗碟,狠狠握在手中,像是刀剑,像是长弓,唯独不像是恭贺父亲娶妻的茶盏。
陛下不甚在意,他以为太子是得见往日一块玩耍的小娘子,突然之间成了母后,有些不适应罢了。
立时宽慰:“你来!”
太子不为所动,刘三娘怕他有个不好,“太子殿下,父皇看着呢。”嗓音柔和,宛转悠扬。
许是刘三娘的言语触动太子,他猛地出声,“儿臣恭贺父皇,长长久久。”
旁的新婚贺词,他说不出口,这声长长久久能出口,也是因为年少之时,时常在陛下跟前说这句新春恭贺而已。
而后,刘三娘敬茶,恭贺陛下。他们是小辈,也是当中唯一成亲之人,得了陛下百两黄金,二十内侍,一些奇巧玉件。一旁的太后看着欢喜,也来凑热闹,送来姑娘家的头面首饰,一盒子红宝石。
至此,太子夫妻二人方才转到崔冬梅跟前。
崔冬梅今儿个是新婚,又刻意装扮,明艳动人,将宁安殿一众女眷都给比了下去。衣衫是何样式,无需细说,单说她头上的莲花冠,各色宝石镶嵌,金丝描边,贵气十足。偏生她是个张扬明艳之人,如此招摇之物,竟然不显得俗气,有一种别样的娇娇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