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人家关上门一个人过日子,少了那些勾心斗角,多轻松。
现在任英也要盖新房,她们也想啊,但是一没钱,二没能力,只能在这羡慕了。
至于赖芳,那倒是不用羡慕,毕竟她那鸡飞狗跳的日子过的也不咋地。
许芝看着忙活的任英,眼中闪过一些想法,也不管旁边的赵梦兰和范玉莹,也主动去找任英帮忙。
她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眼看着刚来的知青都比她过得好,她不能再像之前那样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她也要过好日子。
虽然暂时还没办法,那就多找任英问问,走白欢喜那条路子她看着不太行,还是任英这边适合她。
这边做好饭,白欢喜七人就准备回家,一天做完这一顿饭就没事了。
吴婆子猛地一拍大腿。
“你看我都忘了,老支书家的孙媳妇生了,给他生了个重孙子。”
怪不得今天老支书去养鸡场的时候笑得一直合不拢嘴,原因在这。
魏婆子紧跟着开口。
“这孩子可真是生的好时候,今年大队丰收,还有养鸡场,现在大队又不忙,这孩子生下来就是享福的。”
话中还有点羡慕。
“说不定这孩子就是个有福的,要不然也不会生到老支书家。”
“我看也是,老支书这下可得乐坏了,本来第一个重孙子就开心,这下指不定乐成什么样。”
大家说说笑笑。
吴婆子开口。
“咱们啥时候去送礼,到时候一块去。
对了,你们都给啥,咱们可说好都一样。”
说着又看了看白欢喜。
“小白,你这?”
毕竟白欢喜是在养鸡场,和老支书那边是不是不一样。
白欢喜开口。
“我和大家一样,婶子们送什么我就送什么。”
白欢喜觉得没必要出啥风头,她现在就相当于大队的一员,和大家一样就好。
这个年代,送礼也没啥可送的,也就是送半碗黄豆,一碗花生,或者半碗面,有的还直接送两个馒头等等。
大家都不富裕,送的礼肯定少。
最后商定好,就是两个鸡蛋,这也算是比较重的礼了。
白欢喜倒是无所谓,反正她的鸡蛋还不少,她现在算起来有十只鸡下蛋,她怎么可能吃完。
就是平常给任英换一些也剩不少。
傍晚的时候,白欢喜跟着大家一块去,将东西给了徐大娘,再跟着大家一块去看看孩子。
孩子还在睡,所以看了一眼就跟着出来。
不过看到床上坐月子的妇人,喝的猪蹄黄豆汤。
白欢喜心里却在想,别看任英不怎么爱说话,但是人心里有谱,那个特意留的猪蹄这不就用上了。
白欢喜跟着大家一起,中间也没多说什么,走的时候徐大娘一人抓了一把花生,大家都笑呵呵的接了。
任英的房子花了十天左右就差不多完工了,白欢喜几个也就轻松了。
这个时候大队发通知,趁着这个时间,找人去挖河道。
因为这个时候,田地头上的小河道没水,另外还有一些大的河道里面水也不多。
趁着这个时候,给河道清淤,顺便再扩宽一下河道,方便来年过水多而快。
但是挖河道这个活可不是轻松的,虽然是说满工分,但是这可完全是下苦力,真干起来,大冬天的穿秋衣都嫌热。
一般男人都撑不下来,就别说女人了。
虽然累,但也有不少人报名,毕竟这可是难得的满公分。
就连一些女人也有报名,她们可以不参与挖,而是一些挑担的活,两个人一起干,不像那么累,但也有七八个工分。
但是任英不同,她比男人干的还多,直接拿满工分,甚至有些人觉得任英拿满工分都是吃亏。
一时间大队的挖河道大业也是进展的如火如荼。
第72章 分粮
随着十二月进入到下旬,门口的池塘上已经结了一层冰,小孩搞怪的学着大人抽烟,缓缓吐出一口白气,让周围孩童都笑作一团。
挖河道也干的差不多,这下是彻底没事了,大家都开始猫冬。
但是接下来的一件大事,让整个大队都喜气洋洋,那就是分粮分钱了。
这几天大队办公室的算盘声从早响到晚,宋会计急得帽子根本戴不住。
十二月二十八号,天还未亮,吴婆子就迫不及待的来敲门。
“小白,快去麦场领粮食去了。”
白欢喜赶紧起床洗漱,揣上俩窝窝头放在怀里,和旁边曹丽茹赶紧冲向麦场。
本来以为她们来的够早了,结果凑近一看已经排起长龙队伍。
这天黑的还看不清三米远的人,寒风呼呼的吹,但也吹不灭大家兴奋的心。
前面吴婆子家大儿媳吴秀云听到声音,赶紧喊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