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呢?生下来就是在玩命,几乎赤手空拳的跟那些野兽撕咬,不停地劳作,才有生存的资格。
咱们多了些文化知识,他们多了些体力体能,各有优缺点,你俩跟他们较什么劲呢?想争当这个月的劳动模范?”
钟嘉灵破涕为笑,情绪总算缓和下来了。
洛九起身看了看这片地,三亩地听起来不算大,但只有站在地头干活的人,才知道一抬头望不到边的那种绝望感。
洛九思量片刻,“这种小型犁地机效率太低了,我们不是有大型犁地机吗?一次能犁十条垅,一小时就能把地翻完。”
程瑶瑶说:“明年开春不是要大量的开垦荒地吗?我们寻思咱们囤的柴油不多,大型犁地机留给明年用,我们先用小的对付一下得了。”
“谁说一定要用柴油?”洛九灵机一动,“犁地机是可拆卸的,我们把犁卸下来,用电车带。”
程瑶瑶一听眼睛都放光,“可以吗?”
“试试。”
洛九说干就干,用铁丝把八米长的大犁固定在电车车尾。
钟嘉灵抽空去洗了个脸,顺便抱出来半箱老冰棍,发给孩子们一人一根,她也叼了一根,说:“这活我能干,让我来。”
她开着车,一个来回犁了二十条垅,这效率蹭一下就上来了。
洛九和程瑶瑶吃着冰棍,兴奋的击了个掌,提前解决了明年要担忧的心腹大患。
钟嘉灵一圈开过来,看着眼巴巴在旁边看着的孩子们,把车停下来,“想坐车吗?”
“想!”
孩子们争先恐后的钻到车里,钟嘉灵打开天窗,孩子们新奇的探出头,伸出手感受着风从指尖穿过。
孩子们不由自主的开始歌唱:“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总想对你倾诉,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啊啊啊,我们意气风发,走进那新时代……”
第43章 谁死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大家都很累,但是基地一天一个样,真可谓日新月异。
菜地很快种上了,白菜、韭菜、茄子、西红柿、黄瓜、南瓜、丝瓜、豇豆、四季豆、油菜、葱、白萝卜、胡萝卜、空心菜……
反正她们几乎囤了所有的种子,只要这个季节能种的,都种点试试。
钟嘉灵从一开始累到哭,到后来种地上瘾。
种完了菜地,又想起来自己还留了不少水果的果核。她查了查书,虽然说没有树苗的成活率高,但也有成功的可能。
她带着孩子们用手扶犁地机,犁了几排树坑,把一些果核丢进去,定期浇水,能不能长出来,看天意吧。
工地这边进展出奇的顺利,原始人真的很能吃苦耐劳,思想也很单纯。
只要指挥他们去干,没有偷奸耍滑的。再给他们打打鸡血,个个都振奋的嗷嗷叫。
他们脑子里最关心的只有一件事,吃啥?
“二妈,中午吃啥?”
“二妈,晚上吃啥?”
“二妈,早上的粥还有剩的吗?我今天拉肚子,现在又饿了。”
吃吃吃,好在,吃是不愁的。
连孩子们都会捕捞了,那条河就跟自己家的池塘似的,什么鱼啊、虾啊、蟹啊、贝,现吃现捞,全是新鲜的。
远古就这点好处,人少,其他生物多,急头白脸的吃都吃不完。
别管是地上跑的、河里游的、还是天上飞的,别管几级保护濒危物种什么的,现在统称为:吃的。
只要说想吃啥,冯琦带上弓箭就去,不一会就有的吃了。
这天,钟嘉灵开着三轮车带着孩子们去河边捕捞,其他人照旧在工地干活。
难为了这些原始人,话还说不利索,倒是先学会了认识各种石头。
天天挖土、捡石头、锤石头、烧石灰、和泥,直立行走没多久,已经有了工地干活经验。
花了十天时间,地基已经打好。
这里没有钢筋混凝土,只能用古法,一层碎石,一层黄土,一层石灰拌土,洒水,层层夯(hāng)实。
把硕大的古树锯成大段,绑上粗绳,大家合力,一次次把木桩抡起来锤下去,把地基打得结结实实。
整个工地,到处都是“一二嘿呦!一二嘿呦!”的劳动号子声。
冯琦看大家实在辛苦,问洛九:“这地基不打不行吗?咱直接在地上盖房子不可以吗?”
洛九用一种震惊的眼神看着她,“我的姑奶奶啊,我以为只有原始人才会问出这么愚蠢的问题。
你知不知道基础的基和地基的基,是同一个字?
不搞基础就直接搞上层,跟空中楼阁有什么区别?这有多危险?
随便一个小型地震,房子都会塌,咱们就这么点人,你想灭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