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恶人攻狂欢指南[快穿](362)

作者:养生大师 阅读记录

陈逐看了一眼,奏折上写的是南边雨季,暴雨如注,恐遭水患,上奏想要加固堤坝一事。

执着狼毫笔的帝王在上面圈圈写写,给下拨款与建议,一手行书飘逸流畅,看起来赏心悦目。

“陛下怎么写起了行书?”陈逐有些意外。

字体方面,顾昭瑾有许多老师教导,全是这方面的大家。学习这许多年,左手字与右手字都练得很好,风格多变,擅长多种字体。

不过陈逐的记忆中,对方练得更多的是楷体。

结构端庄规整,笔画严谨利落,间距稳重与秀丽,重点是看得清楚明白,不容易造成臣子的误解,方便他批阅奏折。

至于行书,顾昭瑾也很擅长,用得却少。

更多时候,是看着教授他行书的太子太傅在宣纸上写诗作赋,然后在一旁轻笑着夸赞陈逐在这一道的文采与天赋。

可以说,行书实际上是陈逐的偏好。

随性风流,勾连缠绵,显得写下的诗句都比旁人多一分暧昧韵味来。

听着陈逐的询问声,顾昭瑾提笔的动作顿了下,好在很快回神收势,没让墨水晕染脏污了纸面。

“书写速度更快一些。”他这么说。

听起来的确是这么个道理,陈逐点了点头,似是信了。

就这么闲聊了几句,皇帝继续持笔批阅,陈太傅则百无聊赖地四处打量。

雍仁殿和他记忆中没什么太大的变化,总归是肃静清冷,陈设摆放的各种物品端庄大气,和福宁殿一样,没什么人气。

他随便看了几眼就收回目光,视线落在桌案,以及桌案旁边堆放得比顾昭瑾还要高的一堆奏折上。

陈逐压根没有皇帝的御书房全是机要秘闻,不能随意触碰的自觉,随手拿起几个奏本翻了翻,然后在看到其中一本的时候乐了一下。

“于长业那老匹夫还没放弃弹劾我?”他点了点奏折上方的署名,声音含笑。

但是翻开后,他却有些意外地发现,其中内容与他所想的并不相同。

不是批判陈逐,而是就清洲州长黄朗极与大理寺少卿刘玄的功绩提出了猜疑。怀疑他们“上掠下功,匿其劳而居奇功”,此外,言语间隐约提到这两人的言行举止有古怪之处,偶有不敬的行为,并呈上了一些收集的证据。

陈逐逐字逐句看过,轻点奏折,挑了挑眉:“于大人敏锐不减啊。”

只是几次朝会,顾昭瑾说了几句话而已,对方就已经警觉地查到了这些东西,不愧其检察官的职责。

“我还以为他就会盯着我,五旬的老头了,非要和我过不去。”陈逐嗤了一声。

顾昭瑾投来了视线,对上陈太傅含笑的眉眼,摇头失笑:“你也知他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还和他计较什么?”

“天天把人气到跳脚,倒显得像是你仗势欺人。”皇帝这么说。

五十岁对老臣来说已经算得上长寿的年纪,按理来说大多修身养性,能不动怒则不动怒,一如丞相与大将军。

可是有陈逐在,每天和他呛声,御史大夫根本顾不上养生,净和他置气去了。

陈太傅却不大认同皇帝的话,甚至有些傲然:“若不是有我,他能这么精神矍铄,脚步生风?”

顾昭瑾拿他没办法,睨了他一眼,想说什么最后化作轻笑:“你啊。”

声音温和,因为咳嗽带着几分哑意,低哑动人,像是藏了钩一样。

陈逐看着他,把于老头的奏折撇到一边,按住帝王的执笔的手,凑了过去。

两人的距离极近,近到彼此的呼吸似乎都在交融。

顾昭瑾怔了一怔,捏着玉石笔杆的手指不自觉地蜷缩了一下,攥得更紧了一些,然后就听到陈逐在自己的耳边闷笑,有几分得意似的说:“陛下,非要说我仗势欺人的话,也不知我仗了谁的势?”

问了句废话。

满朝文武谁不知道,帝王偏宠陈太傅,以至于陈太傅无法无天,成天惹是生非,把御史大夫气得抹袖擦泪的,一把年纪了还要与人争意气。

更令人同情的是,于长业到皇帝这儿告状时,总会发现陈太傅已然早早入宫倒打一耙,跟在帝王身边对着他露出耀武扬威的笑。

活脱脱一个狐假虎威的混账。

顾昭瑾想笑他明知故问,但是话未出口,又因为陈逐越凑越近的面庞而止住。

只眼睛微微睁大,指尖攥得泛白,心脏因为不知道对方究竟想做什么而发紧。

下一刹,却见陈逐伸手,从他头上摘下了一小片芙蓉残瓣。

“之前的落花竟有漏网之鱼。”陈太傅对着他笑,指腹捻了捻,将这点落花碾成残泥。

男子修长白皙的指尖染了点胭脂似的粉,浅淡的幽香便在鼻尖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