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恶人攻狂欢指南[快穿](355)

作者:养生大师 阅读记录

“朕不需要你这么哄着。”

终于哄得皇帝开口,陈逐先是静神凝听,想看看对方到底在闹什么脾气,听着听着面上却浮现了疑惑。

“我什么时候不喜欢木芙蓉了?”

陈太傅只觉得纳闷,不知怎么又被扣了一顶不知哪来的帽子。

听着身前人狡辩的话语,心口像是被团湿棉花堵住,呼吸都带着潮闷的滞涩,顾昭瑾脊背挺得笔直,连眼皮都没有多抬。

只无意识地攥住了陈逐的衣袍,苍白指节泛着青,用力间留下褶皱:“我看见了。”

“杏雪堆檐角,春风笑靥飘……”帝王的声音轻不可闻,像是自嘲,“陈溯川,我看见你写的信了。”

永定七年。

帝王病重咳血,朝堂大乱。

太傅陈逐率臣子党争,谋夺权势,群臣弹劾。

一直将太傅视为帝党的臣子们这才发现,不知何时,陈逐竟然聚拢了格外庞大的势力拥趸,兵部尚书林成羽、礼部尚书柯道远、刑部尚书符蓄宣、工部尚书戚盟学、颇受帝王看中的翰林学士李孟台,以及许多三四品阶的臣子……

就连远在偏远之地的贤王都传言与其交好,书信往来、交往颇深。

那段时间,弹劾陈逐的奏折一封又一封地送到帝王的案头。比御花园中飘零的落花更多,顾昭瑾倚在病榻上看着,全然没有相信,只等着当事者来找他。

他预料对方会含着笑、扬着唇辩解一番。

然而,熬过了数十个日夜,熬得木芙蓉的花瓣几乎要尽数谢了,白雪开始飘零,覆上枝头,帝王也没等来陈太傅的解释。

却在转日上殿的的时候,看到于长业赫然出列。

年近五旬的老臣恭谨一拜,奏本里说的不再是言官说烂了的结党营私,而是转换了话题,提起陈逐在帝王病中流连花巷,留香纳妾,德行有亏。

那时陈逐已经告假未朝好几日了。

没循流程将折子转给通政司,而是直接递给宫人直呈帝王,折子上三两句慰问,而后便只简简单单一句有私事要处理。

顾昭瑾信他,不曾过多询问,也未着密探看顾。

以至于不曾想到,连陈逐纳妾回府这件事,竟都是在朝会上听闻的。

后面臣子们都上奏了些什么,他又是如何镇定自若地与群臣议事,顾昭瑾已然有些记不清了。

只强撑着下了朝,饮了一碗汤药,在柳常等内侍的遮掩下,出了宫门直奔太傅府。

陈逐不在府内,管家派人去寻。

帝王则在太监总管的隐晦搀扶之下,走过自己亲提了匾额的大门,穿过命皇家工匠督造的回廊,进了前厅,却在后院的拐角撞见一名年轻貌美的女子。

在雨雪中,她仰着面庞,痴痴地望着庭院中种着的杏树。

太傅府建造这许多年,顾昭瑾受邀探访过几次,并不曾见过这棵树,更不曾见过这人。

心中清楚这或许就是陈逐带回府中的妾室,顾昭瑾有意回避,却不防看见对方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

华美的信纸与暗红的漆印帝王再熟悉不过。

就连跟在身边的柳常都愣了一下,认出来这本是顾昭瑾御用,后因为陈逐喜欢被讨去了大半的雍仁殿纸。

宫廷特制,光泽鲜亮,耐潮耐蛀,纸角钤有“雍仁殿”朱印。

冬风卷着细雪沫子掠过庭院,杏树的枝桠刺破铅灰色的天色。

那名立在廊下的年轻女子没有发现顾昭瑾的到来,只垂着眼睫,指腹摩挲着纸面,将信纸展开,轻声念着上面的字句。

——“自别后数载寻踪,寒夜煨雪苦读终列探花,金銮殿朱袍玉带间,看遍御苑芙蓉、太液残荷,却总念那年杏林烟雨——你立花下回眸,青衫沾瓣,春山含笑,惊落云霞,胜过人间千般景致。”

念着念着,女子的声音带起了哽咽,鼻尖泛起薄红,有动容的泪自面庞落下。

而听着她千般柔情的话语,顾昭瑾的喉间同样一哽,却是再也遏制不住咳嗽,血色顺着唇边漫开,沿着下颌淌落。

柳常颤着手上来搀扶,锦帕被血水濡湿了,竟来势汹汹,怎么也止不住。

杏树下的女子蓦地被惊扰,抬头看过来,愣神过后急切地上前问询。

她手中仍抓着信纸,于是帝王便看清楚,信笺上的字迹究竟是如何勾连缠绵,潇洒风流。

一笔一划,提尖顿足,俱是顾昭瑾熟悉的痕迹。

陈逐的笔迹写着:“落花沾衣回首处,千山失色万人遥。”

帝王咳血,眼尾扬起的笑容却极深,蔓延出红胜残血的颜色。

这才知道。

原来,哺药侍疾、相依为命、温言软语,皆是虚情。

……

陈逐把帝王囚在怀里哪儿也不让去,非让对方说清楚“太傅不喜木芙蓉”到底是哪里来的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