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校长听完温竹简短而充满集体荣誉感的讲话,激动地带头鼓掌,频频点头。
“温同学说的实在是太好了!我建议把温同学的这个发言稿贴在公告栏展示,供大家学习!”
温竹:……
发言稿,还没从笔尖孕育出来,可能需要补一下。
但是面上丝毫不显,笑着答应,“感谢校长的认可,我觉得这个锦旗应该是属于我们集体的,是我们一中的荣誉,所以想请校长代为保管!”
孙校长一听,双手一拍,喜上眉梢,“那,那可太好了!温同学这觉悟真的值得大家好好学习呀!”
温竹把锦旗又递还给了校长,然后走下台去。
校长自掏腰包,给了二十块的奖金,这么大手笔!她不得觉悟高一点嘛。
之所以之前没跟校长说,那就纯属于拉低校长的期待感,不然现在校长也不会这么高兴。她从小跟着大哥混,不自觉把大哥那学来的一套运用炉火纯青。
钱许森个高,站在后面对温竹挤眉弄眼,鼓掌鼓的最为夸张。温竹实在是看不下去,给了他一个眼神:老实点,别惹事!
然后回到自己的位置。
市里两位记者在升旗仪式结束后,又对温竹进行了采访。
问了一些常规问题后,拿笔记本的那个青年记者又问,“不知道温同学对于自己恰好救了于市长父亲这件事怎么看?”
这个问题很巧妙,还带着陷阱。
看似正常,实际上是在暗指温竹的助人之心不纯粹,带有目的性。问她是不是因为那人是于市长的父亲,所以才救的。
所以,她该怎么回答呢?
第62章 邀请投稿
她说“是”,会显得她很功利,不纯粹。那这次的颁奖就像是一个笑话。她说“不是”,那又会有狡辩自证的嫌疑,所有的语言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所以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果然当记者的都很刁钻。
孙校长在一旁听得小眼睛都瞪大了。这,之前没说有这个问题啊?这小子怎么还挖坑了?
孙校长急得想自己上前回答。生怕温竹没听出来这问题有圈套。
温竹很淡定,她装作没听懂,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她笑得又乖又软,回答,“我救的是一个遇到危险的老人。的确是恰好呀,恰好他遇到了我这个懂点点医术的人,恰好我没有怕惹麻烦上身而选择冷眼旁观。”
“但是卢记者你很奇怪呀,这跟他是谁有关系吗?”温竹故作不解地反问。把问题抛回给了卢记者。
卢记者尴尬地笑笑。他都忘了,这小姑娘这么精明,怎么可能听不懂他的话中话?
他也就是职业病作祟,下意识就问了出来,想看看这个待人处事周到的像个小大人的小姑娘会怎么回答。并没什么坏心。
温竹没等着他会回答自己,于是继续道。
“我只知道,那个老爷爷是别人的父亲,是别人的爷爷。而我也有父亲,母亲,亲人。我当时在想,如果这是我的父亲,我的爷爷,会不会有人也和我一样,向他伸出援手?
我自然不知道别人会怎么做,但是我可以选择遵守本心。这不正是雷锋精神教给我我们的吗?
我想雷锋叔叔当初帮助别人的时候,应该也不会去调查人家的家庭背景,再去决定是否帮人,卢记者,您说对吗?”
最后一句就直接点明卢记者的尖锐问题本质,并给出她的答案。
卢记者听完,先是一愣,随即露出一个真心地笑容,“请原谅我这唐突的问题,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职业习惯,一时间没改过来,还请温同学不要见怪。”
温竹笑笑没说话。
“你今天的演讲很有感染力,我觉得你肯定会适合文字工作。不知道你对于向我们报社投稿,有没有兴趣?”
孙校长一听,眼睛都亮了。
业绩,这不是又一个业绩嘛?
眼含期待地看向温竹。
温竹摇摇头,“我可能时间上安排不过来。”
她得治病救人,精进医术,还得先帮妈妈把小吃摊稳定下来,还要防着一堆男女主作妖。
孙校长在一旁听得着急,赶紧帮忙问,“不知道,这个投稿有没有稿费之类的?”
卢记者笑着说,“我们华新报社很惜才,过稿的话,稿费可是很丰厚的。而且我们不仅有报纸还出青少年杂志,正在起步阶段,正是需要温同学这样,语言文字具有感染力的投稿者。温同学真的不考虑一下吗?”
孙校长一听,放心了,果然问对了。
温竹一听,稿费,看他一眼,“其实我一直对文学创作都有很高的热忱。只不过一直没机会,既然卢记者认我有这个潜力,我觉得我可以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