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1984:赚钱养娃把家忙(72)

作者:竹篱清茶 阅读记录

“野鸭蛋卖了八块四,鱼卖了十?”

陈文军眉开眼笑点头,“都卖光了,东西多了一些,结账后有九十二块,加上你这边挣的,还有早上卖出去的,今天还真的发了一笔大财,我打算明天再买十吨水泥,继续往上垒地基。”

按理说他们要十天过后再继续开工的,但今天赚了一笔,计划可以提前了。

林琴不由得叹气,“我这钱还没焐热就要花出去。”

陈文军大笑,“没花没花!就是变了而已,等房子盖起来咱再好好攒钱,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那我就信你一回!”

两口子说笑着把渔船划到南屿。

林琴顺便做饭。

林义见船来了,扯着嗓子喊道:“庆祥,少军,差不多了,今天就到这里了。”

林庆祥父子俩放下手里的工具,拍了拍身上的水泥灰,再用胳膊肘抹一把脸上的汗水,疲惫地喘着粗气往豁口走去。

他们一上船,林琴的饭也做得差不多了。

地瓜粥配石螺、酱小溪鱼,还有一盘咸菜。

累得提不劲儿的父子俩三两口子吃了两大碗饭,慢悠悠地吸石螺,吃一个石螺肉,往河里扔一个石螺壳,止不住地点头,“够肥!改天得了空我们也去池塘摸一把。”

林琴捂嘴轻笑,“叔喜欢吃的话一会儿带一点走,南溪里最不缺的就是这东西。”

林庆祥点点头,没跟林琴客气。

等他们父子俩上岸后。

陈文军又划着船回南屿。

林琴这会儿已经准备给两个孩子洗澡了。

这两个小家伙自从家里开始建房子就跟解放天性似的,在岛上疯玩,不是挖土过家家,就是拈花惹草追着蚂蚱之类的小虫子跑,天天干净下船,一身泥巴回来。

林琴从最初的训斥到现在的习以为常,连说都懒得说。

两个孩子也乖巧,知道自己埋汰,林琴让他们干啥就干啥,特别配合。

等渔船到了南屿,两个小家伙收拾得差不多了。

林琴交代道:“我们还要去岛上干活,你们自己去后舱睡觉,不许调皮,外公洗完澡也要睡了,明天再玩。”

“好!”两个孩子中气十足地应下,蹦蹦跳跳往后舱跑。

这精神头估计还能再折腾一会儿。

林琴失笑摇头,跟林义交代了两句便带着匣子和陈文军上岛。

这会儿天还没彻底暗下来,还能看得清岛上的路。

在陈文军的带领下,两人在半山腰上找了一处还算隐蔽的孔洞,将匣子藏进去后,再用小石块把孔洞堵上,做好标记。

陈文军拍了拍手,笑道:“这样就行了,咱再捡一些石头扔下山,等地基垒起来后面需要的就是红砖,没人会往山上跑。”

林琴认同他的话。

两人又在岛上忙了一个小时才下山。

接下来几天,尝过甜头的两口子开始盯着水草丛。

林琴每天早上和傍晚都要去石堆找野鸭蛋,跟陈文军配合着抓水草丛里的鱼,收获不多的时候就上渔船甩两竿,也能有意外的惊喜,下午工人下班的时候到公路边上摆摊,多少还能卖个十几二十块钱。

这么折腾了一个月,荒岛上两百多平方的地基终于全都建好了。

林庆祥和林少军看着他们辛苦一个月的成果,父子俩都想坐下来喝一杯。

陈文军把提前准备好的六十块钱交给林庆祥。

林琴则提着一袋七八两左右的鲫鱼和一袋石螺,八个野鸭蛋给林少军。

“咋还给这么多东西!你们留着卖钱,我们拿工资就成了!”林少军一直躲闪,死活不肯接。

一旁的林义跟着劝道:“收着吧,在咱们村子这些东西还值几个钱,文军和阿琴每天都能抓一堆,赶紧拿着。”

林琴一个劲儿地点头,“少军哥,可别再跟我推来推去了,东西你们拿着,趁着还早,我们把自行车弄到对岸卖了,我看这天不怎么好,估计得下雨,等天气放晴咱再继续干活,下回就得请大工一起过来帮忙了。”

提到卖自行车,林庆祥父子俩立马上心了,按照林琴的意思。

两人把东西接下,赶紧去把藏在山洞里的自行车弄出来。

放了一个月,自行车上都是灰,好在没有日晒雨淋,擦一擦,还锃亮着。

父子俩一起把自行车扛上渔船,回头看一眼南屿,建议道:“水泥砂石还剩不少,我觉得可以弄点石头过来,把豁口这块修起来,到时候进出岛上就只能从这个大门,只要大门一关,不怕陌生人闯进来,安全!”

第56章 卖自行车

林琴看向陈文军。

陈文军二话不说就同意了,“等过两天再修。”

这个豁口不算大,但真的要封起来也是需要几天功夫的,等大工过来,听听人家的意见再开工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