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1984:赚钱养娃把家忙(41)

作者:竹篱清茶 阅读记录

老板娘透过镜子诧异地看向林琴,忍不住说道:“妹子,你这可真够厉害的!不过有句话你倒是说对了,咱不能让人欺负了,孩子,得听你妈的。”

陈平安抿着嘴,兴奋地点点头,没有吭声。

老板娘笑了,“好了!换下一个!”

林琴立马领着陈平安过去,端详着镜子里孩子的发型,怎么看怎么不满意,“老板娘,要不干脆给剃成寸头吧!越短越好,免得天热闷得慌。”

“行!听你的!”老板娘动作很利索。

陈平安第一次正儿八经理发还有些紧张。

过了好一会儿才习惯。

老板娘看着镜子里孩子的发型,笑道:“乖乖坐好不动,咱弄个好发型也是个小帅哥。”

这话林琴爱听。

余光瞥向一旁的刘丫丫,她随口问道:“丫丫,要不把你的头发也剪了怎么样?夏天热,咱给剪短了,等冬天就长长了,好不好?妈妈也跟你一起剪。”

她们俩之前在刘家艰难求生,想要每天洗澡不现实,刘丫丫更是每天都脏兮兮的,头上也长了虱子。

把头剪短就不会有虱子。

刘丫丫还没什么爱美的心思,只知道夏天头发短短的不会热,当下就答应了。

老板娘一看,原本是做一个人的生意,一下子变成三个,瞬间笑开了花。

三人理发本来要两块多,但林琴和刘丫丫头发长,老板收了,抵扣大半理发钱,合计下来三人理发才花了一块三。

林琴却觉得这个钱花得挺值的,起码他们仨看起来精神多了。

走出理发店,林琴带孩子在友谊广场转了一圈,发现后面还有人开布店专门给人家做衣裳。

她眼睛立马亮了,赶忙拉着孩子进店里。

老板是个三十几岁的女人,戴着眼镜在车衣服,见到林琴三人立马放下手里的活过来招待,“谁要做衣服?”

林琴二话不说把两个孩子推出去,“给他们做!”

老板立马拿尺子过来给两个孩子量尺寸,问道:“可以看看花色,夏天穿的确良舒服,就是比较贵。”

“多少钱?”

老板算了一下,道:“孩子的话一件衬衫十五块左右,加上裤子,差不多三十一套。”

“那棉布呢?”

“棉布便宜!一米一块三,小孩做一套短袖加短裤,算上工钱也就三块多。”

林琴仔细想了想,蹲下来跟两个孩子商量,“你们要选哪一种?”

店里面的确良的花色确实漂亮,棉布不是单一颜色就是条纹或者格子的,比不上的确良,但要从舒适度考虑,她还是更喜欢棉布,性价比更高。

但她第一次带孩子出来做衣服,还是要征求孩子的意见。

陈平安毫不犹豫地说道:“我要棉布的,就蓝色那个。”

林琴和老板顺着陈平安的手看过去,老板立马把那卷布料拿下来。

刘丫丫则选择边上黄色的棉布。

林琴暗暗松了口气,摸了摸两个孩子的脑袋,慈爱地说道:“既然用棉布我们就多做一身,你们再选个颜色,格子和条纹的怎么样?还有那块红色牡丹花的。”

刘丫丫点点头,随后拉着林琴的手认真地说道:“妈妈,还有你,叔叔说了,妈妈也要做新衣服。”

陈平安也跟着附和。

林琴迟疑了一会儿就同意了。

也给自己选了一块条纹的棉布和一块格子棉布做上衣,再选一块黑色的棉布做两条夏天的九分裤,三人做衣服又花了二十四块。

幸好接下来是夏天,穿拖鞋就行,不用再花钱买布鞋,不然又得用掉十来块钱。

第32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林琴付了定金,跟老板说好五天后过来取,随后带着孩子们离开。

这一趟虽然花了二十五块三,但两个孩子都挺开心的,平日里不敢抬头见人的陈平安都开朗了不少。

林琴觉得这钱花得还是挺值的。

走在路上,刘丫丫看到小孩吃麦芽糖,馋得紧,拉着林琴的手小心翼翼地问道:“妈妈,我可以吃那个糖吗?”

“麦芽糖?这附近哪有卖?”林琴转了一圈,啥也没见到。

刘丫丫雀跃地踮着脚,“金花阿婆会做。”

林琴一阵恍惚,刘丫丫说的金花阿婆是刘家所在的那条街道附近一个专门卖麦芽糖的老人。

老人除了会熬麦芽糖,做粉粿的手艺也是一绝。

林琴迟疑了一下,还是答应了,领着孩子往那条街走。

金花阿婆没有门店,过来买东西的都是熟客。

林琴领着孩子进门,扯着嗓子喊了一声,“金花婶子在不?”

“来喽!”金花从后院过来,看到林琴的时候还愣了一下,“这是林琴?丫丫?哟!一阵子没见我都不敢认了!今天怎么上我这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