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1984:赚钱养娃把家忙(222)

作者:竹篱清茶 阅读记录

这里虽然是镇上,人口不像市里那么多,但来往的人不少,不缺扒手。

林琴感叹今天出门遇到好人,赶紧过去给林英打电话。

才过了十分钟不到,徐大海就踩着三轮车来了,“小姨子!我在这儿!”

苏盛宁确认林琴的亲戚过来了,便道:“大姐,那我先走了。”

林琴赶忙将手上一袋水果给他,“这个我自家种的,你带回去尝尝,刚刚多谢你了。”

“不行不行,我不能要!”苏盛宁提着行李转身就跑,丝毫不给林琴客套的机会。

林琴看着对方灵活的大长腿,确定那不是她追得上的人,只能苦笑着把事情跟徐大海说了一下。

第171章 林英的规划

徐大海一脸崇敬,“果然是人民子弟兵,那思想境界就是跟咱不一样!对了小姨子,这都快过年了,你就算不过来我们这边,我也得过去你那边,你干啥还特地跑一趟!哟!还带了这么多东西!这是担心我们吃不着呢!”

林琴给徐大海几个白眼,麻利地上了三轮车,“我这个叫年礼!特地给你们送的,不懂就别说话!得了便宜还卖乖!”

徐大海被说了一顿,讪笑着赶紧出发,转移话题,“我们就在这附近摆摊,今年在镇上买地盖房子,差不多快好了,这次顺便带你过去看看。”

林琴不置可否,三轮车拐了两个弯就到了林英摆摊的地方。

这会儿都快中午了,她那摊子上还有不少人买东西,没看见徐欣怡的人影。

“孩子呢?”林琴问道。

徐大海忙指向不远处的托儿所,“托儿所了,我们镇上正好有这么一间,孩子年纪将将够,就给送过去了。”

镇上不像市里,这边的托儿所就那么一两间,不能自理的孩子人家是不要的。

林琴暗自颔首,“送去托儿所你们也轻松不少。”

“那是!不然我们两口子要忙着摆摊还得忙着盖房子,一直带着她也不行,而且盖房子多危险,万一被小石头砸一下可不是开玩笑的。”

因着林英还在忙,三轮车上的东西不少,林琴让徐大海先把东西带回去,她提着一些水果走向摊子。

林英远远就看见她,朝她招手,“怎么这个时候来了?不忙呀!”

“过来看看你,你这里我还没来过呢!顺便跟你商量一下孩子学习的事情。”

林琴就这么一说,林英立马上心了,“你等等,一会儿大海过来,我领你去新房那边看看,咱再仔细说说。”

林琴同意了,先帮林英招待客人。

姐妹俩光顾着忙,也没留意时间,直到徐大海过来林英才拉着林琴撤了。

一路上,林琴不停地打量着镇子。

再过个几年,这边应该就会修公路,渐渐的楼房多了,越来越繁华。

如今这地界还是土路,虽然宽敞,但下雨泥泞,晴天尘土飞扬,没半点样子,周边的房子也不成规模,老破小居多。

林英见她好奇,便道:“这条就是镇上的集市,十点之前都是摆摊的,从头到尾,特别长,挺热闹的,过了十点收摊的收摊,剩下的就这么一些,我家的新房就盖在前面,也是在大马路边上,听你的建议,前面盖了门面,后面是个院子。

正好咱家欣怡还小,我呀就把这前面后面给隔开了,留了一扇门,以后把门一关,也不怕孩子瞎跑冲到马路上去。”

林琴见林英为了孩子这么上心,不由得笑道:“这孩子跟了你也是她的福气。”

“哎!既然都决定收养了,那就是我亲闺女,跟你说,镇上压根没人知道这孩子是我们抱养的,村里人倒是知道,但孩子还小,记不住事,我跟大海打算等这边房子盖好了就搬来镇上,以后不在村里生活,孩子也不用一直被人打趣开玩笑,等到了年纪我就让她去市里念书。”

林英一本正经地说着自己的打算。

林琴笑道:“你都规划得这么仔细了,肯定没问题。”

说话间两人到了林英的新房子。

林琴还以为就是一间店面,等到了才发现竟然是两间连着的店面,从前面看是三层楼,层高得有三米左右,就是占地面积不够估计。

房子刚刚建好,还在装修,只开了一间大门。

林英解释道:“已经装修了一边,剩下的慢慢来,我们也不着急,现在就两个师傅在干活,走!我带你看看装修好的这边。”

林英打开最边上的店面。

里头大概有一百平左右,地板倒了地面专用水泥漆,墙面全都刷了白灰,尽头是一扇门,空荡荡的,啥也没有。

林英往里走,打开那扇小门,门后是一个客厅,外加一间厨房一间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