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文军托人从粤省找儿童座椅,打算在自行车前面安装一个,要是没有的话就自己做,找师傅改装,这不,因为儿童座椅的事,他又专门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车上全部安装了固定座位,还弄了个棚子,下雨天可以防水。
以后接送孩子们上下学也方便。
丫丫现在随了文军信,文军说他就这么一个闺女,得好好宠着,平日里除了上学,还让她学舞蹈钢琴书法英语,这孩子现在个头窜起来,气质都不一样了。
平安把我当亲妈一样孝顺敬重,我也把他当亲生的疼爱,为了他锻炼,我们还特地盖了一座体育馆。
三个孩子都是我和文军的宝,哪个都好。”
刘玲竖起大拇指,“还是林琴姐想得通透,孩子养好了,就算不是自己生的也跟自己生的没什么两样。”
刘阿婆戏谑地睨了刘玲一眼,赞同地点了点头,“知道丫丫过得好我就放心了,想当初那个孩子多可怜.”
刘阿婆又开始忆古,两人赶紧跑去看了看隔壁的情况,见刘家那边静下来了,赶紧收拾收拾东西出去。
有刘玲的帮忙,林琴成功看到参考答案,并且跟刘玲的班主任坐了一会儿,对自己的成绩和报考的学校也有了点底。
接下来就是等成绩了。
这段时间林琴也没闲着,不是忙着监工就是帮陈文军做生意,顺便再盯着孩子们的功课。
转眼的功夫,高考成绩出来了,这次林琴的成绩比去年好了不少,报个大专应该没问题,大学就有些太勉强。
好在她有自知之明,压根没想着再考,果断填报了高考志愿。
录取通知书送到文军海鲜批发店的时候,林义和林少军正忙得头晕眼花。
邮递员含着林琴同志的邮件。
林义这才抽空出去,得知是高考录取通知书,周围的街坊邻居都炸了,全都围着林义七嘴八舌追问。
林义跟做梦似的笑得合不拢嘴,赶紧骑着自行车把东西送回去。
一路上只要是碰到熟人,他都得通知人家两句,连过河的时候的都要跟船家阿公分享这个好消息。
不过半天功夫,南屿附近疍民都知道林琴考上了大专。
第148章 算计不成
这年头,一个地方出一个大专生就跟出状元似的,更别说是疍民了。
一时间,好多人家都来了南屿。
这里面就包括陈永定一家。
周水芳见着林琴,立马追问道:“听说你考了大专?去哪里念书?”
林琴见众人眼巴巴看着她,不由得笑了,“就在安市,我报了安市师范学院。”
“哟!咱安市师范学院谁不知道啊!这学校可不好考!真厉害!你家这几个孩子我看着也是个考大学的料!有出息!”周水芳赞美的话跟不要钱似的一个劲儿地往外冒。
陈阿公几个老人则商量着是不是放个烟花鞭炮啥的,也好让那些看不起咱们疍民的人瞧瞧,扬眉吐气。
当然,这种事情要跟陈文军和林琴商量。
于是接下来几天,林琴忙得都没空送孩子去托育所。
正好改装的柴油三轮车好了,林义早一点送孩子们出门倒也不会耽误。
南屿从林琴考上大专开始,连着几天宴客,先是招待相熟的疍民,还有拜拜,放烟花鞭炮,挂横幅,闹了三五日,之后就是林义带着大包小包喜糖回了一趟上林村,挨家挨户送,把林琴考上大专的消息告诉村里。
村民震惊之余,纷纷恭喜,说着好话。
只有林志和李莲心里不痛快,在那边骂骂咧咧。
“有什么了不起的,一个赔钱货而已,考上大专还能耐上了!她就是再有出息也是嫁出去的女儿,以后还能给摔盆子还是咋地?”
村里人一听,全都嘲笑起这两口子,“别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了,有本事让你家两个小子也考一个大专看看!”
两口子被打脸,气得跟村民吵了起来。
回家的时候看见林庆祥家的新房子盖了一半,越发来气,骂得特别大声。
林义不是不知道,但现在他已经不在意了,给大家送了喜糖立马回了海鲜店,将剩下的喜糖分给附近的街坊邻居。
正好刘玲过来海鲜店报喜,林义立马把林琴考上大专的消息告诉她,并且送了她不少喜糖。
刘玲乐坏了,“叔,你告诉林琴姐,我也考上了大专,原本想往外报,但我奶奶不希望我跑太远,所以我跟林琴姐一样填报了安市师范学院,以后我们就是同学了,你让林琴姐有空去我家找我玩。”
“好好好!叔记下了!”林义笑得合不上嘴,回头又给刘玲装了一些海鲜,“这些带回去吃,之前你们帮了我家阿琴不少,叔也没机会感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