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琴好笑地看着她,“找我呀!我家别的没有,海鲜还能少?我给托育所什么价就给你什么价,你去文军海鲜批发店,报上我的名字,就说你要河虾和海蛎,人家保准给你准备得妥妥的。
其他青菜菜市场随便找个阿婆买一点,先试看看,也就是一个炉子一个锅几个盆子的事,万一赚了钱,你不也高兴?要是实在没底,第一天我去帮你。”
林琴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赵小红自然不会再拒绝。
回去她就把摆摊的事情告诉大哥二哥三姐。
赵家大哥赵卫国一直在工地干活,根本就没放什么小长假,听到赵小红的提议,他本能皱眉,“四妹,你要试的话大哥不反对,只是我帮不了你,要是你那边缺本钱我倒是能拿点给你。”
赵小红连连摇头,面色涨红,“我上个月的工资发了,那些钱够了,不用大哥的。”
二哥赵卫家到了市里就借钱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专门拉客人。
“四妹,国庆期间出门的人多,我得拉客,也没法帮你。”赵卫家一脸无奈,他借的钱还没还完,背着债,压力大得很。
三姐赵小青在饭店洗碗,一个月三十,全年无休,更是帮不上。
赵小红知道哥哥姐姐的情况,也没指望听他们搭把手,只是跟他们说一声,让大家心里有个底。
国庆放假第一天。
大清早的赵小红就去了文军海鲜批发店,这会儿才五点出头,海鲜批发店已经人山人海,生意红火得让人咂舌。
她一个小姑娘也挤不过那些大老爷们,只焦急地在外头眺望。
几个老头老太太出来遛弯,见赵小红在海鲜店门口站了大半天也没动,立马上前询问,“小姑娘,干啥呢?”
赵小红腼腆地说出来意。
几个人老成精的一下子就看出赵小红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阿婆当即拉着她,“走!我领你进去。”
在阿婆的开路下,赵晓红成功来到林少军面前。
“少军啊!这丫头说要买海鲜,在外面来回走了好几圈也没敢进来,你好好问问人家要啥。”
林少军忙点头,目光看向赵小红,“你要啥?”
赵小红脸色涨红,支支吾吾说道:“是......是林琴姐让我来这里买河虾和海蛎的,我是托育所做饭的。”
林少军恍然大悟,“赵小红是吧?”
赵小红狂点头。
林少军回头就把两袋海蛎,一袋河虾交给她,“东西都在这里的,各四斤,我这边记了账,回头你再跟阿琴姐结算。”
赵小红提着东西快速离开海鲜店。
回去后立马去附近菜市场买了胡萝卜包菜葱和蒜,以及十斤地瓜。
面粉和地瓜粉提前买好了,剩下的就是调面糊,就可以出摊了。
等她弄得差不多,赵卫家骑着三轮车帮她把东西载到友谊广场。
这次她弄了两个小煤炉,一个专门蒸包子馒头,一个炸东西。
东西差不多都准备好了,赵卫家看一个人影都没有,不免担心,“四妹,你说这些东西今天能卖出去吗?”
赵小红心里也没底,却不敢露怯,“二哥,你先去忙吧,我先试试,卖不掉就带回去,咱自己吃。”
赵卫家满心担忧,眼看时间不早了,他确实不能再留了,只好先离开。
赵卫家刚走没多久就有人闻着香味过来。
看到新鲜出锅的虾饼和海蛎饼,当下就各买了一个。
赵小红赶紧给人家打包,笑得十分质朴,“好吃您再来。”
对方三两下吃了一个海蛎饼,意犹未尽,又买了四个。
边上的行人一看,纷纷过来凑热闹。
大清早的,吃包子馒头的人也不少。
顺带着赵小红的包子馒头也卖了一大半。
林琴是早上快十点了才赶到友谊广场,远远看见被客人围成一圈的赵小红,她不自觉露出笑意,停好自行车才挤进人群,“怎么样?”
第139章 知道感恩
赵小红看见人,当即求助道:“师父,我的海蛎和河虾不够用了,你能不能帮我买点海蛎和河虾?”
林琴二话不说就骑着自行车走了。
海鲜批发店离这边不远,这会儿店里还有人,她一过去就把情况跟林少军说了。
林少军立马拿出六袋海蛎,“这些六斤,够吗?河虾还有八斤,原本是准备给国兴饭店的,可以先拿走,回头我跟文军哥说一声。”
林琴点了点头,“那就全给我装起来,先记账。”
东西送到赵小红那边,赵小红立马提着桶去找人家借水,幸好面粉和地瓜粉都带出来了,
林琴帮她看着摊子,她去边上调配。
一阵手忙脚乱才将面糊调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