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1984:赚钱养娃把家忙(168)

作者:竹篱清茶 阅读记录

等这一波客人走后林琴才有机会跟刘玲唠嗑,“你怎么来这边了?我记得你的学校在另一头的。”

刘玲嘿嘿一笑,大大方方解释道:“最近街道好多人都在说这边开了一间海鲜店,正好今天是爷爷的忌日,奶奶让我过来买点海鲜。”

其实刘阿婆的原话是让刘玲过来问问价格,她没想到会碰到林琴,不好这么说。

林琴恍然大悟,“阿婆想要买点什么?”

刘玲看了一圈,说真的她还真不认识这些玩意儿,面色有些窘迫。

林琴一下子就明白了,开始给她介绍那些那些海鲜,“我这里海鲜挺多的,像这个带鱼,油炸煎煮都很香,黄鱼清蒸或者做成酱油水都好吃,还有这个鲳鱼鱿鱼小章鱼,全都是今天早上刚到的,蛏子......蛏子特别新鲜,蛤蜊也不错,还有海蛎,做海蛎煎好吃。

你想吃啥就买啥,姐给你批发价,保准不卖贵。”

刘玲又是欢喜感激又是惶恐不安,“林琴姐,这样不好吧!万一被老板知道了骂你怎么办?”

林琴愣了一下,旋即哈哈大笑,“这个你放心,他是我男人,肯定不敢骂我!”

“啥?这店是你家的?”刘玲目瞪口呆,半天也反应过来,余光落到她背后的小男婴,下意识问道:“这是丫丫的弟弟?”

林琴点点头,笑道:“刚半岁,丫丫现在也大了很多,今天早上她有课,不然就带来让你见见。”

“今天不是周六吗?小学周六没放假?”刘玲一脸懵逼。

林琴看她那样笑得越发欢实,“小学没上课,但培训班有课,她现在周末要学舞蹈钢琴书法,还得写作业,忙得很。”

刘玲一听,不由得咂舌。

说话间,林琴已经帮她打包了一斤蛏子、一斤海蛎、一斤鱿鱼,还有一条一斤左右的黄鱼。

“这些收你五块钱。”

刘玲连忙摇头,“姐,我虽然没买过菜,但我不傻,海鲜不便宜,这些绝对不止五块钱。”

林琴却是不由分说将东西拿出去,挂到她的自行车上,再抽走她手里的五块钱,“行了,阿婆还急着做菜,就这样了。”

刘玲还想推辞,但小姑娘脸皮薄,最后只能红着脸收了。

等她回到家,刘阿婆看到那些海鲜人都有些懵了,正好李三老娘过来帮忙,仔细瞅了一眼,啧啧道:“哟!这些海鲜可不便宜呢!大松发财了!”

刘大松是刘玲的父亲。

刘阿婆顺手将东西提到灶屋,不紧不慢道:“发什么财!孩子他爹受了一辈子苦,还没享福就死了,忌日给他买点好吃的咱这些活着的人心里也好受一点。”

李三老娘知道刘阿婆和老伴感情好,倒也没怀疑,只看向刘玲,询问道:“阿玲,这些海鲜哪里买的?挺新鲜的!”

“就是那间文军海鲜批发店,婶子,那店是林琴姐两口子开的。”刘玲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把这事说出来,反正林琴开店就是为了做生意的,顺便还能帮她拉些客人。

李三老娘和刘阿婆都有些诧异。

“啥情况这是?不是说林琴嫁的那男人就是当初被冤枉的那个疍民,他们还能开店?”李老三娘一脸怀疑。

当初刘家诬陷林琴和陈文军有一腿,后面在民警的压力下刘家不得不说出他们设计陷害林琴的事。

大家虽然同情林琴,但被这么坑了一下,对林琴的名声还是有了一些影响,后来林琴嫁给陈文军大家都认为是迫不得已的,同情她的还是大多数,没想到这才多久,人家两口子都开店做生意了!

刘玲不喜欢李三老娘那副高高在上看不起人的样子,当即激动地替林琴辩解,“婶子这话说的!现在农村都分产到户了,人家疍民怎么了?疍民就不兴自立自强吗?

我看林琴姐这日子比嫁给刘永明的时候强太多了,人家现在不仅打扮地洋气,气质也好,还生了一个儿子,听说丫丫现在还学舞蹈钢琴呢!

这要是在刘家,林琴姐和丫丫能过这种好日子?”

刘阿婆见李三老娘听得一愣一愣的,附和孙女的话沉吟道:“阿琴再嫁那个男的我也见过几次,之前在咱这街上摆摊卖鱼的,是个特别勤快的小伙子,阿琴也是勤快人,两人凑到一起,确实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李三老娘扯了扯嘴角,眼珠子一转,道:“我听说刘永明给刘丽介绍了一个不错的对象,马翠花明天要招待人家,说不定马翠花也想买点海鲜呢!我去跟她说说。”

李三老娘拔腿就跑。

她一走,刘阿婆一脸担忧,旋即看向刘玲,眼中透露着了然,“又占人家便宜了?”

刘玲吐了吐舌头,红着脸赶忙辩解,“奶奶,你信我,我不想的,林琴姐非要给,就收了我五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