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1984:赚钱养娃把家忙(161)

作者:竹篱清茶 阅读记录

高磊也好说话,他把联系方式给了黄月珍,再记下黄月珍那边的地址,让黄月珍缺货就给他打电话,他这边可以安排人送货。

最麻烦的问题解决了。

第二天黄月珍就找黄文龙请假了。

黄文龙倒是没多想,反倒是松了口气,“其实嫂子不请假我也打算跟你说,今年咱们提前收工了。”

“咋回事?”黄月珍一脸懵逼。

黄文龙吐了一口白烟,有些惆怅,“今年冷得太快了,这会儿晚上气温最低一两度,白天天气也不好,不是阴沉沉的就是下雨,又冷又冻,很多活做不了,干脆让大家提前休息,等过年了再说。到时候要开工了我再通知文军哥,让文军哥联系你。”

“好好好”黄月珍暗自窃喜,认为连老天爷都在帮她。

等她回了南屿,立马收拾行李准备回去。

临走前,黄月珍特地找林琴说了一下,“我先回去,尽早把这些衣服卖出去,看看能不能在过年前把欠你的钱还了。”

借了那么多钱她心里也不踏实,要不是有徐大海的例子在,她也不敢这么冒险。

第124章 洪家生意忙

林琴明白她的焦虑,帮着一起把黄月珍的行李弄上船,目送她离开。

黄月珍这次是带着一部分货先回去的,客车颠簸到乡下,刚下车她就招呼两个路过的村民帮忙,把行李扛回去。

一路上,大家少不得打听他们在外面的情况。

黄月珍也没瞒着,把真实情况都说了。

就是工资说得有些含糊,但这也足够大家羡慕的。

一行人到了黄月珍家。

黄月珍的婆婆林娥正在院子里扫鸡屎,见儿媳妇回来,赶忙放下东西过去,欢欢喜喜地过去帮忙,“咋这么早回来?伟民呢?没跟你一块儿?”

黄月珍摇摇头,解释道:“伟民在南港那边上班,得到大年三十才放假,我在市区干活,今年天气不好,现在工程停了,老板让我们提前放假了,妈,先不说了,把这些东西抬进去。”

林娥一脸疑惑,还是按照黄月珍的意思把一个个大麻袋扛进去。

等村民走后,林娥马上关门,进了屋才问道:“这些都是啥?”

黄月珍也没瞒着,把他们两口子这一年的经历一五一十告诉林娥,“小表妹家里的日子是真的好,大舅舅现在跟着小表妹两口子过,顺带也拉扯了我们一把,伟民在南港做事,一个月工资四十五,还有一些福利,吃住都在那边,也没花钱的地方。

我在工地做饭,一个月三十,下午帮大舅舅种地,也是三十,偶尔大舅舅卖了地里的出息还会给我塞一些钱,这一年我也攒了差不多一千块。

就是我看大表妹那边拿货,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把两千多的外债还清了,所以这次也大胆了一把,找小表妹借钱进了一些货,要是能在过年前把货卖完,咱就发财了!”

林娥一听,不敢耽搁,当即说道:“你要怎么做?我帮你!”

黄月珍摇摇头,“妈,都年底了,家里的事还指望着你,我打算带少阳和少华、少柔一起去镇上摆摊,主要让少阳和我一起卖,两个小的打下手,顺便盯着一些,免得东西被偷了。”

林娥闻言,多少有些不放心,“不行!我也去,就一会儿,不忙了我再回来干活,反正现在地里也没啥农活。”

说干就干,婆媳俩把那些货清点了一下,再把三个孩子叫回来,仔细说了明天一早去镇上摆摊的事情。

对于三个孩子来说,镇上就是他们去过最远的地方,一年到头都不一定能去一次,现在他们妈妈说要带他们去,三个孩子都乐疯了。

最大的洪少阳还好一点,毕竟快谈对象的,相对稳重一点。

第二天一早。

全家把家里的破板车收拾了一下,拉着摆摊的东西和货就出门了。

他们村离镇上远,十几个村才一个镇子,比徐家村所在的镇还要穷。

黄月珍结合他们这里的实际情况,没敢进贵的货,都是一些漂亮时髦又便宜的,价格比较亲民。

货刚挂上去就有人围过来。

黄月珍和洪少阳立马招呼客人,剩下的交给林娥和两个小的整理。

第一波客人问价的居多,也有人特别喜欢,砍价了一下就欢欢喜喜花钱买了。

毕竟是过年,又是东西,裤子衣服都要一样,外面的大衣也得来一件,大红色的特别喜庆,橘红色的也不错,低调又明快,上面还有一些闪闪发光的塑料片缝起来的图案,特别时髦。

有人买了,其他人也不想被比下去,一波波砍价朝黄月珍母子俩袭来。

两人扯着嗓子喊到后面声音都沙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