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1984:赚钱养娃把家忙(139)

作者:竹篱清茶 阅读记录

两个孩子正意犹未尽,闻言瞬间有了学习的紧迫感,纷纷点头应下。

转眼到了割稻的时候,农民都知道割稻有多辛苦。

林琴想帮忙,全家没人敢让她上手,她只能变着法给林义和黄月珍做水果冰棒,再做一些清凉的绿豆粿。

两个孩子也跟着蹭吃蹭喝。

半个月的农忙结束,他们竟然胖了两斤。

稻子收上来还要送到市里加工成大米。

按照林义的习惯是一次性加工五六十斤,吃完了再加工,免得夏天东西放不住,坏得快。

可大家都忙,陈文军并没有那么多时间跑市区加工稻子,只好一次性加工一百斤大米。

当这一百斤大米送回南屿,台风也来了。

今年的台风来势汹汹,上午刚刚变天,到了下午两点天就像要塌了一样,风大到都出不了门。

林义想去灶屋一趟都不成,听着外面塑料膜撕扯的声音,屋里的人全都跟着心惊胆战。

“风这么大,咋送孩子去上学哦!”

林琴赶忙将两个孩子搂到怀里,“爸!你应该庆幸这会儿变天,要是在上学的路上变天就麻烦了!这种天气肯定不能出门,明天跟老师解释一下就好了。”

说着林琴赶紧上楼把所有房间的窗户都关紧,打开房门,叫醒熟睡的陈文军,“刮台风了,现在风太大了,今天我们都不出门,你继续睡吧。”

第107章 台风天

陈文军一骨碌坐了起来,有点懵,迷迷糊糊下地,穿了拖鞋打开竹帘,瞬间被外面的天色惊醒,“挖槽!现在几点了?”

“才两点。”林琴走到陈文军身后,面色有些凝重,“这么大的风,你说咱家会不会有影响?”

陈文军立刻反过来将她揽在怀里,“不用怕,我们盖的可是钢筋水泥房子,地基这么高,能有什么影响?”

林琴仔细想了想,还真是这个理,便安心了。

只是他们家做饭比较麻烦,不得不把干柴火搬到房子里,用那个林义不怎么想弄脏的灶台。

林琴倒是挺想得开的,反过来劝道:“爸!厨房都贴了瓷砖,只是用两天而已,不碍事。”

林义没说什么,从冰箱里拿出一块肉和一条鱼,“晚上吃地瓜粥配咸肉和蒸鱼?”

林琴点点头。

林义在家的时候,做饭的活都是他揽过去,吃人的嘴软,没什么好提要求的。

因着天气不好,不到五点天就黑了,外面狂风呼啸,豆大的雨点砸在玻璃窗上,一阵一阵的,特别吓人。

全家吃了饭也没看电视的心思,围在一起打了一会儿牌就回屋了。

黄月珍担心洪伟民,心事重重。

林琴宽慰道:“表嫂不用急,海边的人对台风比我们还敏感,表哥在人家手底下干活,人家就会对他负责,说不定他们上午就休息了。”

陈文军跟着点头,“阿琴说的对,我今天凌晨去拿货的时候表哥就先提醒我了,他说海上变天了,还让我不要随便出门,我估计他早就休息了,吕哥那边的员工宿舍还不错,条件不如我们家好,但都是石头房,扛台风没问题。”

黄月珍松了口气,回屋的背影都轻松了不少。

林义烧了水给两个孩子洗澡。

一边洗一边欢喜地说道:“还是这种大房子好,不管外头天气多糟糕,咱待在屋里都没什么影响。”

林琴两口子跟着笑了。

上楼睡觉的时候两个孩子又闹幺蛾子,说是害怕,不敢自己睡。

最后全都过来跟林琴夫妻俩挤。

好在床有一米八,不然还真挤不下去。

这一夜,全家在呼啸的狂风中渐渐沉睡。

第二天睡到七点多才起来,外头的风还是特别大,雨势不大不小,但这种乱七八糟的雨打伞压根没用,出不了门。

林琴带着两个孩子下楼吃饭后,打发他们去读书。

黄月珍则跟林义冒着大雨去地里抢收一批成熟的蔬菜,顺便再给要倒不倒的果树苗做好固定。

这一通忙活就是大半天。

此时的风终于小了,虽然还在下雨,但可以出门了。

陈文军不想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决定去拦网抓河鳗。

林义一听,立马跟上。

两人折腾到晚上十点多才回来,同时带了整整一船的河鲜,有鳗鱼、笋壳鱼、黑鱼、胖头、白鲢、鲫鱼等等,有大有小。

林义的情绪非常亢奋,“我和文军商量过了,凌晨三点多我们就去收网,再去南港,也不知道今晚有没有渔船出海。”

林琴大惊,“疯了吗?至于这么拼命吗?”

随后她抬头看了看天色,风早停了,雨也没了,压在头顶的乌云不知道什么时候散开了,明天估计是好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