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比剧透先登基(41)

作者: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还有,在天幕提到的时间在线,那位永安大帝还没造反,甚至他现在连部将都没几个。说不定这会儿,您还比他更像个人物呢?”

孙泰不想说话了。

他现在格外后悔,到底为什么要给孙恩起一个表字,叫做“灵秀”。

人长得灵不灵秀姑且两说,反正说出来的话,就没有一句他想听的。

他干脆飞起一脚,将孙恩踹向了一个方向,“速速喊上咱们的人,事发仓促,来不及收拾细软了,立刻往码头赶。”

钱塘江奔流入海,为吴越地带的贼寇躲避官府缉拿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去处,那就是往海外去,直奔海外岛屿。

晋朝自顾不暇,也没这麽多人力来缉捕要犯,总算还给他留出了一条活路。他还走得脱,只要速度够快。

瞧瞧这天幕不给他留余地到了什么地步,头顶上的声音宛若一道催命符。

别管这是不是在夸他,都太要命了!

【孙泰的起义,看起来像是一时头脑发热,一瞧见晋祚将尽,就带着全家资产踏上了战场,但其实未必。】

【姜定先找上过他,让他知道,连建康城中的贵人都已将目光投向了他,这提醒了他,就算真要做大事,也不能毫无章法。】

【所以在调集部下起兵之后,他先选择的进攻方向,是会稽。】

【这并不仅仅是因为钱塘距离会稽不远,也因为,时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也是天师道的忠诚信徒,和孙泰打过不少交道。】

【他怎麽也想不到,明明前几日还能给他讲授道法的人,怎麽现在就挥兵前来了呢?大家明明都是好朋友好道友啊,怎麽就变成这样了呢?】

【从起义之后要先立足的角度来说,孙泰的选择一点也没错。】

【要打,就先打最不设防的敌人。】

“来人!”王凝之匆匆起身,向外喝道。

作为王羲之的二儿子,王凝之上不如兄长王玄之,下不如弟弟王献之、王徽之,可说是众多兄弟中最为平庸的一个。

好在他出身琅琊王氏,自有九品中正制为他的升官助力,怎麽也能在会稽郡内史的位置上安度晚年。

——在晋朝,内史等同于太守,是一郡之地的父母官。

哪知道这天幕一出,将他平静的生活顿时化为了泡影。

先是那句“天街踏尽公卿骨”,后是什么天师道谋逆起兵,俨然是将他当作了个好拿捏的软柿子!

然而还没等他迈步出去,背后就已传来了一个严肃的女声:“站住!”

王凝之回身,缓缓喊了句“夫人”。

来人身着一件暗红间青的宝花锦纹上襦,下着一条忍冬纹裙带的间裙,鬓边泛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徐步朝他行来。

女子人已老去了,眼睛却没老,仍是一双碧清妙目,映衬着眼尾的细纹也只像是泛起的水波,因水波摇曳,又多出了几分秋风过境的肃杀。

“你要去做什么?”

这还用问?

“自然是去布兵拿人了。”王凝之连忙回道。

幸有天幕提前揭露孙泰的谋逆恶行,让他来得及立刻去捉拿此贼。以防此人逃窜,他的动作自然是越快越好。想来是他比孙泰虔诚,才有了今日的福报,该当尽早应对。

谢道韫眼帘一抬:“布兵?布你那鬼神之兵吗?”

她眼瞳之中一点极深的颜色,刺得王凝之别开了脸。“自然不……”

“你此刻动手得快,有什么用!”谢道韫打断了他的话,“没了孙泰还可以有孙恩,或者是有张泰李泰之流。江东三吴之地能出谋逆起义之兵,问题怎会只在孙泰,还不如先听下去。贼寇杀之不尽,民怨早已沸腾,唯有对症下药,才有扭转局面的办法。”

王凝之讷讷应道:“夫人这话在理,可若是让孙泰跑了,朝廷问责起来,也不好交代。”

谢道韫没再说话,只淡淡看了眼院中的天师道法器。

他若真怕什么朝廷问责不好交代,还会正事不做、尽问鬼神吗?

……

【要说这位会稽内史王凝之,那可真是个天才——不是褒义的那种。】

【其他人收到大军压境的消息,怎麽也该全城戒严,加强戍卫,若是城中兵力不足,就立刻调兵支持。】

【他不一样,他干了件绝无仅有的事情。】

【王凝之不仅没加强守备的兵力,还在孙泰的大军朝着会稽逼近的时候,跪在道室内念咒。他底下的属官都要急疯了,结果这位神人来了句,我已向天师道的大仙请示了,借调了几万鬼兵,在每个关卡要塞驻扎,敌军不过几千乌合之众,根本不足为惧。】①

【这很难评。】

【他到底还记不记得,他对面的孙泰才是天师道的领袖,比起他这个半道入门还只能算半吊子的,人家孙泰好歹会几个糊弄人的花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