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比剧透先登基(34)

作者: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王珣想跳脚:“谁说我是要灭口的?我只是,想先知道是何人,方能对症下药……”

倘若此人已因天幕的缘故逃出了建康,趁势而起,再不能轻易消灭,他也只能先为自己多找些保命的筹码了。

再说了,天幕上的永安大帝还未除掉司马道子,只暂时解除了一个麻烦,天幕之下,司马道子父子却已伏诛,其中有他一份功劳。那位永安大帝若是个胸襟开阔之人,也不该将未发生的事情怪责在他的头上。

且慢!说到保命……

他用只有他和王神爱能听到的声音说道:“您先前向太后建议,为防天幕有变,太子暂不登基,也是为了防止,二皇子才是那位天命帝王。但如今,天幕始终不曾透露出永安大帝的身份,反而说了些对我们不利的话,可否……改一改策略?”

王神爱若有所思,已猜到了王珣的意思,却还是问道:“族叔此话何解?”

王珣道:“让太子尽快登基,放出消息招揽贤才!”

他语气急促,任谁都能听得出迫切:“永安并未起势,司马氏仍是正统,他若不想发起叛乱,大可以入朝为臣。太子痴傻,您有急智,不如临朝摄政,借机聚拢兵权,以庇护王氏上下。”

现在兵权是因太后懿旨,才暂时落到太子妃的手里,还是不够安全,倒不如再进一步。

让王神爱做这个皇后,还是实权皇后!

王神爱当即摇头:“这算盘打得太响了,建康朝堂上的不是蠢人,怎麽会看不出,族叔推动此事为的是什么?”

若不是她已知道,自己就是那位永安大帝,都要为自己叫屈。

从太子妃变成皇后,在将来有人改朝换代的时候,危险系数何止翻倍。

他是为了保命,完全没给她留后路啊。

“可此事是能争取的。”王珣咬牙回道。“他们是晋朝的臣子!”

何况,放眼朝堂,自九品中正制实行后,世家与黔首的差距越拉越大,再经由衣冠南渡,能站在朝堂上、站到天子面前的,有几个不是世家出身?

永安对世家的失望,难道只是对王氏吗?不是的,他们一个也别想逃掉。

他没有任何一刻要比现在庆幸,王神爱的身上还有晋朝皇室血脉,这让她代行天子权柄之事,远没有那麽困难。

人人都有自己的算盘,他只是要将其摊牌得更早一些,又有什么错。

王神爱的指尖缓缓离开了被戳疼的掌心,明明对于王珣此刻的“知情识趣”很是满意,还是犹豫道:“……让我再想想吧。”

王珣真想问一句,她先前决断分明,无论是请来二皇子,还是意图诛杀司马道子,都比旁人反应得更快,为何偏要在此事上拖沓!

但见她已重新凝视着天幕,面色肃然,不像是放弃挣扎的样子,王珣又振作起了精神。

他也终于从先前的恍惚中聚拢了神思,让天幕上的声音钻入他的耳朵。

【……】

【事实上,王恭撤走之后,处境最危险的人还不是永安大帝,而是支妙音。】

【王恭的撤兵,在这一番运作之下,变成了清君侧成功后的顺利班师,自然也不必再拿着司马元显的脑袋当个信物。念在司马道子痛失爱子的份上,把头还他了。】

是了!

远在简静寺的支妙音顿时意识到了这话的意思。

香烟袅袅中的佛寺清修,与头顶天幕上的朝堂厮杀,似乎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东西。但当这位年岁刚过四旬的住持抬眸上望的时候,被天光映亮的,却是一双并不安分的眼睛。

“住持……”

“不必担心。”支妙音语气和缓,“他们自己的麻烦都没理清楚,动刀动不到我的头上。没有这个道理,要拿未发生的事情来砍当下的脑袋。”

但就算话是这麽说,她还是忍不住为那个自己捏了一把冷汗。

王恭要归还司马元显的脑袋,就不可能只是还一个头而已,一定还会将她派去的使者一并还给司马道子。

在他看来,这就是抬一抬手的小事,对于失去司马曜庇护的简静寺,却是一场灭顶之灾。

这让支妙音无法将视线从天幕上挪开,看看那个自己到底是如何逃过的死劫,还能在后来被派遣去修编文书,也看看……

那位充当幕后推手的永安大帝面对这样的情形,又会做出什么应对。

【……不得不说,就算是与永安大帝为敌的桓玄,也说不出对方几句坏话,最多就是到了地下,还得控诉一下自己死得太惨。当立场相同的时候,永安就是一位最好的合作夥伴。】

【对此刘大将军肯定是很有话说的。毕竟军功这麽高的将领,最后还能和君王做到君臣相得、两不相疑,直到高寿善终,可以说是极为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