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比剧透先登基(335)

作者: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也不知道,是不是应在了魏王收到的那封战报当中。

姚硕德的声音在马车中响起:“以臣看来,魏王收到的消息应是北方有变,但这个变故又已经被暂时解决了,或者起码已经有了应付的手段。”

姚兴揉了揉额角:“为何这麽说?”

姚硕德道:“您还记得他之前和您说的话吗?他说他的手底下有一批会在此时竭尽全力的帮手,能帮他稳定住后方,才让他可以孤注一掷地前来,亲自与您结盟。近来种种都足以证明,拓跋圭对战局的评估眼光不差,不会轻易说出这句话来。既然他没在获知消息后即刻邀请我们参谋这变故,也没有做出撤军的决定,可见局势还未失控。”

不过,拓跋圭的损失应该也不小,要不然他大可以将此事当作向姚兴炫耀的资本说出来。现在却是下了逐客令。

大约拓跋圭的心里也没那麽好受。

“我看大王也不必多猜,”姚硕德补充道,“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难道拓跋圭还能始终瞒着您吗?他那边越是出了意外,他也就越不希望和您的结盟破裂,在有些问题上隐瞒过多,没什么好处。”

“或许,他也只是在想,该将这份战报用什么方式告知于您罢了。”

姚兴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你说得对。他都没乱,我先替他着急什么。”

他还不如想想眼前的其他事情。

在卫队护持着前行的马车两侧,是农人往来的关中田野。

从微微敞开的车窗之中,飘荡而来了一股草木清香。

马车之中的交谈声停下后,外面的耕牛哞哞,人声嘈杂,飞鸟鸣啼,流水潺潺的声音,也就全部攀上了窗棂,贴到了姚兴的耳边。

他模糊地听到,远处好像传来了孩童拍着手唱起的童谣。

“二月末,三月初,桑生蓓蕾柳叶舒。”

“三月末,四月初,杨灰簸土觅真珠。”①

“……”

这位暂且放下心事的秦王一边听着,一边在唇角泛起了一缕笑意。

“皇叔,这童谣好像有些年头了?”

姚硕德愣了一愣,侧耳倾听了一阵,顿时会意,“几十年前好像就听过这首歌。”

“何止是几十年前,都快百年了吧。”姚兴盘算了一番,回道。“我记得没错的话,应该是晋惠帝时候的童谣。后面的两句怎麽唱的来着?”

姚硕德没来得及开口,姚兴已惬意地用手指在腿上打着节奏,唱道:“荆笔杨板行诏书,宫中大马几作驴。哈哈哈哈哈,笑话那傻子皇帝呢。”

晋惠帝司马衷是个傻子,被“荆”“杨”两位臣子帮着写诏书,司马氏的“大马”皇帝,就成了那个被人使唤玩弄的呆头驴。

“这麽多年了,怎麽还是这一首。”

姚硕德猜测:“许是因为对这些孩童来说,根本理解不了这麽多其中的意思,只知道荆杨乃是植物,驴马是动物,又念得顺口,就干脆这般唱下去了?”

“呵呵,或许吧。”姚兴扯了扯嘴角,忽然又有些兴致缺缺。

谁让这童谣讽刺的是晋朝,甚至是南迁之前的晋朝,又不是在讽刺永安。

那永安称帝,还算是终结了晋朝,结束了这荒唐的朝代,岂不是还该有一首映射的童谣来为她歌功颂德?

他有什么好高兴的。

可就在他放下了对外面的关注之际,他竟听到,风中传来了既陌生又熟悉的一句唱词。

他猛地从斜靠的状态坐了起来,一把扶住了窗棂。

像是唯恐他方才没有听到,那远处的田垄之中传来了又一句重复的歌谣。

“二月末,三月初,桑生蓓蕾柳叶舒。”

“北人作主南人客,不如大马写诏书。”

“……”

姚兴的面色遽然一变。高声喝道:“来人,将那唱歌之人给我逮住!”

北人作主南人客,不如大马写诏书……

这话唱得什么意思?

说他这个羌人出身的皇帝做了汉人的主,统御关中,甚至一度想要占据洛阳,结果还不如司马衷这个傻子皇帝吗!

谁给他们的胆子唱出这样的东西。

更让姚兴勃然变色的是,他身边的侍从还未行动起来,那歌声就已往远处飘去了,同时还有后面的两句飘到了他的耳中。

“不如大马写诏书呦——”

“长安香火填沟壑,别家将军挖渠多。”

“石鼓合,西击胡,春来青青秋日枯。”

“秋日枯——”

唱到这一句的时候,姚兴已愤怒地跳下了马车,直接抢过了一旁士卒的马匹。

姚硕德的一句“大王且慢”还未来得及说出口,姚兴就已一抽马鞭,疾驰而出。身旁的精锐不敢懈怠,急急追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