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比剧透先登基(284)

作者: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虽没如人头税一般将徭役给免了,哈哈,想来也知道这绝不可能,可今日所说,已足够优待我们了。我反而还有些担心……”

“担心什么?”

“担心国库的钱够不够——”

刘勃勃就有些担心,也已将一道质疑的目光先投向了刘穆之,不知道他到底是怎麽认可的陛下这个政策,随后则落到了王神爱的身上。

无论是精简田税,五中税一,还是改徭役为力役,以募兵府兵并行的方式招收士卒,都是在对百姓让利。

如今天下未定,要争取来民心,这一点并无不妥,但别忘了——

秦国、魏国、蜀国还在一旁虎视眈眈,应朝又是天下之敌,接下来的战事需要的粮草,将会是一笔极为可怕的数字!

百姓的繁衍生息固然重要,但若是国家都保不住了,那要如何来发展民生?

宁可现在将税收稍微加重一些,确保朝廷的种种建设都能跟上,才至关重要啊。

陛下明明不是一位只知仁慈的君主,也有着雷霆手腕,为何会做出这样草率的建议啊!

再说那征兵之事,若贸然免去百姓的兵役,让他们自行选择要不要从军,难道就不担心,会有人更愿意留在后方种地营生吗?

没有士卒,用什么来扛起整座王朝的基业!

若早知道陛下会说出这样的一出来,他就应该早点出言劝阻的。

“你还是先听陛下说下去吧。”大约是因为刘勃勃的目光太过明显,刚因谢道韫的出言而平静下来的刘穆之就留意到了这处的异常,出声说道。

刘勃勃面色一敛,垂头答道:“……我知道了。”

是了。

陛下不是没打过仗的人,之前的洛阳之战,她还亲自赶赴了前线,知道士卒每日的军粮消耗,一定不会在没算过账的时候,就贸然将田税和徭役改成这个样子。

又听刘穆之说道:“还有,陛下说过了,开源的事情她另有想法。”

刘勃勃“嗯”了一声,将自己的情绪全压了下去,准备好好听听陛下的其他计划。

但就是在王神爱将要说下去的刹那,一声声惊呼已迫使刘勃勃提前抬起了头,惊愕地看向了头顶的苍穹。

只因就在此刻,那沉寂的天幕又重新聚拢了光亮,慢慢地“苏醒”了过来。

天幕重启了!

几名朝臣彼此相望,都看到了这一次彼此眼中的忐忑。

不好!这天幕若是出现在陛下宣读诏令之前或者之后,对他们来说都有足够的时间来做出应对,可现在却是在陛下论功行赏、宣读田税改革之时,就显得有些微妙了。

哪怕经历了先前的几次天幕,他们都已看得出来,这天幕正是永安陛下最重要的支持者之一,也毫不吝啬于自己的言辞,对她做出种种夸赞,但也无法让人拍着胸脯保证,这一次还能起到向前推动的作用。

在此地聚集了这样多的人,其中还有不少可能会通过随后的考试成为国家栋梁,一旦发生了骚乱,必定会是莫大的损失!

王神爱指尖动了动。

收到这个信号的贺娀当即在众人都没留意到的位置退下了台,向远处奔去,再将一批戍卫的人手调拨到此地,谨防意外的发生。

王神爱对她的反应格外满意。她心中暗忖,虽不觉得自己的决定有何错处,但也同样不敢担保,她的阶段性政策不会在后世引发其他的矛盾。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现在也要做好全部的准备。

也正是在贺娀消失在她视线中的下一刻,天幕上那个熟悉的女音,重新响起在了她的头顶。

【……】

【建康的士族就这样遭到了一场点名即死的杀戮。永安陛下亲自策划了这一出血案,还阻拦了楚王对建康发起救助。随即展开的后手,也只是保全了那些愿意背弃士族身份,站在她这一边的人,再利用已听令于她的北府军,完成了对这些革命军的收编。】

【建康朝堂焕然一新,空缺出了大批的位置。】

【从后世之人的角度,我们已无法知道,被一度挟持着叫开城门的小皇帝在重新见到永安大帝的时候,到底是一种什么心情。是劫后余生、保住性命的惊喜,还是已经意识到了幕后黑手正是永安的恍惚,又或者是看到鲜血铺满宫门前长街的恐惧与悲愤。】

【但很可惜,他的想法不重要。】

【对永安来说,他的存在也只是为了调兵方便,继续充当一个和楚王相斗的幌子,以及一个随后支持她发表政令的印章。】

【更重要的是,随着建康士族遭到的血腥杀戮落幕,有一些为了永安陛下的土地改革铺垫的准备工作,也就可以随之展开了。而这些士族被清算后得到的资产,也并不只是被用作随后北伐的军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