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是人间狗尾巴花(30)+番外

作者:一盏茗 阅读记录

“七哥说得有理,一定要打,但儿臣觉得,不必急在这一时。”洛璟尘眉头微皱:“战争刚刚结束,若再冒然发动战争,军士百姓容易起厌战情绪。不如再休养生息几年,养得兵强马壮了,将南国一举拿下。”

洛璟轩断然反对,“我们养好了兵马,南国也缓过气来了。孟佑年纪小,江中影把持朝政,朝中不稳,等孟佑把位置坐稳了,我们就失去了有利时机。”

小太监端来新的冰盆,洛非天侧首对肖公公道:“天热,让两位使臣回去吧,就说朕不怪他们两个。”

肖公公笑容可掬地应了声“是”,转身摆成肃穆的表情,出去了。皇上说不怪他们两个,可没说不怪罪南国。

洛璟尘扬眉:“孟佑想把位置坐稳的时候,就是他和江中影斗争最激烈的时候,便是出兵的最好时机。”

洛非天望向自己的七儿子,说不上是个什么表情,似乎欣慰他说出了最令自己满意的答案,也似乎再思索更深刻的问题,最终还是被他出挑的脸吸引了——眉目英挺,气质卓然,把韵儿的漂亮五官都继承了。

他侧身摆摆手:“朕累了,你们回去吧。”

重华殿只剩下他们二人,淑贵妃起身,盈盈拜下。

洛非天掀开被子下榻去扶她,隔着水仙云纹绢丝衣袖托住她的双手,凝眉道:“韵儿,你这是做什么?你我之间有什么话不能直说。”

淑贵妃却不起身,垂首道:“非天,请听我一言。”

“你说。”

“请陛下立慧妃为后。”

……

南国使臣忐忑了好几天,北国皇帝既没有同意求和,也没有明言拒绝求和。好不容等洛非天的伤好一些了,他的态度依然扑朔迷离,使臣预料继续等下去也没有结果,只好走了。

没过几日,皇帝接连下了两道旨意。第一道旨:慧妃秀毓名门,温婉和顺,侍朕久年,危难之时救驾有功,特此封诰,立为皇后,封号‘慧恩’。

第二道旨意:淑贵妃端庄淑睿,勤勉柔顺,雍和粹纯。怀仁善之德,秉淑媛之懿,柔嘉惟则,与朕同心。今特设皇贵妃之位,册为‘淑韵皇贵妃’,位同副后。

这道旨意像一道巨大的水花,激起了千层浪。像两串炮仗,一串噼里啪啦地响完,人们还没来得及缓解耳朵,又震耳欲聋地响了一串。

坤宁殿刚刚收拾好,慧恩皇后便轻纱遮面,被人扶上凤撵,住进了坤宁殿。

淑韵皇贵妃依然住在沧海宫,沧海宫是洛非天亲自为她设计的宫殿,取‘曾经沧海难为水’之意。

“不要怪你父皇,立她为后是我提的。”皇贵妃剪下一段莲蓬。

“母妃为何这样做?”

“她替你父皇受了伤,于国有功。”皇贵妃只淡淡地应他,头也不抬,玉手撕开莲蓬取出莲子。

洛璟尘不甘心:“纵然有功,从普通妃子越过四妃直接封后,连升多级,荣宠也太大了!哪有这么整的?母妃位份原在她之上,母妃,你才应该是皇后!”

“慎言。”皇贵妃声音清冷,带着薄怒。

洛璟尘低下头去,委屈地像个半大孩子,替母妃委屈,也替自己委屈。一个人在外面装得再端庄持重,在至亲面前也想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发泄心底的不甘。父皇是很多人的父皇,只有母妃是他一个人的母妃。

皇贵妃剥好一颗莲子,放在裂纹青釉碗中,滚出清脆的声响。见洛璟尘好久没说话,知道他虽然表面什么都没说,肯定又暗搓搓地生闷气,想了想,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璟尘,母妃不希望你争储君的位置。”

她难得这样温声细语地说话,可说的偏偏是洛璟尘最不想听的话,他鼓了鼓腮帮子,别过头去。

皇贵妃低头微笑,她轻易不笑的,洛璟尘也很少能见到,他回过头来时,那抹笑意已经一闪而过,变成了简单而郑重的教导:“你老大不小了,你父皇已经给公侯大臣下了旨,过几天他们把女儿的画递上来。”

洛璟尘长呼一口气,好像觉得有点麻烦;又长吐一口气,觉得这也不一定是一桩坏事。

皇贵妃一向话很少,说了几句又沉默了,洛璟尘为了多与她说几句话,趴到她身边拿剥好的莲子吃,一口咬下去,好苦。

坤宁殿里,药碗隔着帘子重重地摔在地上,草药的味道四下散开,宫女吓得跪了一地。

慧恩皇后让人卷起帘子,屏退宫人。

隔帘端坐在小凳上的中年男子语重心长地劝道:“妹妹,封后是大喜事,你发这么大脾气万一传到皇上耳朵里……”

“传到他耳朵里又怎么样?本宫进宫二十六年,他一年来不了几次,现在我毁了容,他更不愿意见我了,坤宁殿以后就是最华丽的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