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竹腼腆地笑了笑,谦虚道:“和将军、都尉们比起来还是差远了,就连吴婆婆也比我厉害。”
在来北疆之前,银竹从未学过骑马,最多只是为小姐慕容无双牵马。然而,一封从北疆寄来的家书催促着银竹和吴婆婆离京,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北疆。
就是在这一路奔波中,她学会了骑马。吴婆婆年龄大、阅历丰富,学东西也快,竟骑得比她还要好。
两人骑着马边走边说,银竹和吴婆婆快马加鞭来到北疆,还没来得及和应无双好好叙旧,就各自忙碌起来。吴婆婆跟着使者前往北延办事,银竹则从应无双手中分去部分政务,都忙得日不暇给。
今日难得有机会在路上闲聊,银竹打开了话匣子,从她和吴婆婆怎麽学会骑马,到路上遇到的大小麻烦,以及她们如何巧妙解决这些麻烦的,说得绘声绘色。
“小姐,京城外面可真大,有好多新奇的玩意儿。路上有许多山川湖海比老男帝皇宫里的御花园还美,我在庆州喝到的茶叶比皇宫御赐下来的茶叶好喝百倍……”
银竹说着说着就习惯地称呼应无双为小姐,好像她们还是曾经形影不离的主仆。
应无双听见这声“小姐”,眼神一暗。
等到银竹说完,她才说道:“银竹,即日起你不必跟着我了。去山阴县领个主簿的职位,暂且跟着邱县令学习。”
前半句话刚传入银竹耳中,她的脸唰得白了,身子一晃,险些从马上摔下去。紧接着听到后半句,她的脸色才稍微缓和一些。
银竹和吴婆婆都是签了卖身契的家仆,她们始终觉得自己能在将军府做事,遇见慕容无双这样仁善的好主子是天大的幸运。
曾经的她们从未想过自己会离开慕容无双,即便主子成了亲,她们也是要一起跟去夫家的。后来却是主子先抛下她们,独自闯荡江湖起义造反去了。
银竹面露犹豫:“可我是小姐的丫鬟,不照顾小姐怎麽行?”
这一路的见闻潜移默化地改变了银竹以往的观念,她渴望去县衙里学习历练,但长久以来的主仆观念让她无法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
“这里没有小姐和丫鬟。我是将军,你是山阴县的县衙主簿。”应无双将写好的荐书递给银竹。
这一月来,廖山长门下的学子在北疆各县已稳定下来,她们深入了解各县的具体情况后,对柳青云送来的新律进行了修改,目前施行得还算顺利。
重新创建的官府也逐渐步入正轨,应无双书案上的政务瞬间少了大半,银竹就不必再整日坐在她的书房里奋笔疾书。
同时,应无双并不需要贴身伺候的仆人,府上杂事自有专门雇佣的杂役处理。
银竹跟着她处理了这麽久北疆政务,对各县情况已有大致了解,正是将她送去邱县令身边学习治理地方百姓的好时机。
神武军疆域日广,军政繁重,正是用人之际。银竹是百里之才,岂能困于杂役。唯有委以官职,方能尽展其能,为新朝建功。
银竹拿着荐书,方知这薄纸竟有千钧之重。她喉咙发紧,学着军中的将士向应无双抱拳行礼。
“谢将军栽培。”
第215章 是谁的母亲,是谁的怪物
*
应无双和银竹在云昆城的城门前挥手作别。银竹拿着荐书赶往山阴县上任,应无双牵着马在城中闲逛起来。
从人来人往的城门,到人潮熙攘的热闹集市,周围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离不开最近城里发生的新鲜事。
这不,昨日傍晚就有两个外乡人进城,守城的士兵正常盘问两人,不过是问了句她们从何而来,进城要做什麽?
谁料勾起了两个外乡人的伤心事,她们在城门口哭得伤心欲绝,说自己从妫州昌新来,是来北疆云昆城寻亲的。不曾想途中经过丘仓县,县里的官老爷勾结土匪,把她们的财物全部劫走,一家九口被杀得只剩她们母子俩。
所幸被外出剿匪的神武军所救,娘俩才侥幸逃过一劫。救人的将军心善,给了她们盘缠,让她们入城找到亲人,好好地活下去。
这对孤儿寡母在城门前恸哭流涕,脸上悲戚的神情和哀伤的语气,周围的人见了无不同情落泪的。
尤其是城中的当地百姓,最能体会这母子俩的心酸绝望。曾经的北疆和如今的丘仓县何其相似,官宦世家叶氏和假将军桑进互为狼狈,干的也是官匪勾结的勾当,可让她们吃尽了苦头。
守城士兵问清了两人的底细,便放她们进城。在城门口做生意的热心老板纷纷上前,招呼两人来自家铺子里喝口水,歇一会儿,安慰她们逝者已矣,活着的人要往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