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官手札(80)

作者:拜笑 阅读记录

马东连忙俯身应道:“能为陛下分忧,是奴婢应尽之责。”

皇帝点头,低声吩咐道:“按你说的去安排。”

*

翌日清晨,赵怀书来到关宁的住处。

小院内,阳光透过青砖墙投下斑驳的影子,空气中混着泥土与草木的清香,宁静而淡然。

关宁刚在书桌前坐定,就听门外传来脚步声。抬头一看,只见赵怀书手持圣旨,正迈步走入。

她起身相迎,见他神色温和,却不似寻常那么拘谨,心中已隐约猜到几分。

赵怀书将圣旨展开,笑意温润:“关掌记,接旨吧。”

关宁愣了一瞬,旋即跪下,双手接过圣旨。

听完旨意内容后,她垂眸说道:“臣谢主隆恩。”

御前掌笔一职虽是正八品,但职责非同小可,这需时刻记录皇帝在早朝、以及与大臣开会时的政事,也是她从后宫走向前朝的关键一步。

赵怀书静静看着她,目光中带着几分欣慰,语气温和道:“恭喜。”

圣旨展开,字里行间规整庄严,但每一笔都透着熟悉的锋芒。

她心中微动,抬眼望向赵怀书,声音轻柔:“这字迹……是赵掌印亲笔吧?”

赵怀书不置可否,只微微一笑:“关御笔莫非还挑剔我的笔力?”

“怎敢挑剔。”关宁眼带几分狡黠,淡然回道,“只是觉得这笔力,平添了几分人情味。”

赵怀书低声一笑,语气带了几分调侃:“圣旨乃陛下之意,难不成,关御笔还觉得欠了我这拟旨之人情?”

关宁抿唇一笑,将圣旨细细折好,双手捧着,目光清澈:“这情若是真的,那可如何还?”

赵怀书假装一本正经地思索片刻:“依我看,关御笔不如设宴相谢,如何?”

“设宴?”关宁忍不住轻笑,抬眼瞧着他:“赵掌印莫非还想着有满汉全席等着您不成?”

“满汉全席倒不敢想,若能借此讨一顿便饭,也算得偿所愿了。”赵怀书语带笑意,神色不改。

“那便只好欠着了。”关宁爽快回道,“日后定有机会,不过掌印也莫要嫌弃寒舍简陋,只能备些粗茶淡饭招待您。”

赵怀书眉头一挑,作势叹气:“粗茶淡饭?难得关御笔出手,若这般寒酸,可让奴婢如何期待?”

“那便不请。”关宁眯眼笑道,“免得赵掌印失望。”

赵怀书听罢,微微摇头笑了笑:“如此一来,倒是我自己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关御笔,你欠我的这顿饭,可是跑不掉了。”

关宁佯装无奈地叹息:“罢了,掌印有旨,关宁敢不从命。”将圣旨小心卷起,含笑说道:“还要多谢掌印多番举荐。”

赵怀书摇头,轻声笑道:“关掌记过谦了,这是陛下识人之明,与你的才干分不开。”

关宁站起身,神情间少了几分初见时的拘谨,多了些从容与坦然:“若无掌印多番举荐,这圣旨怎能落在我手上?”

赵怀书摇摇头,语带揶揄:“功在自身,何必过谦。”

两人相视一笑,关宁笑着说道:“不论如何,今日承蒙掌印送旨,还请入内稍坐,喝杯茶解渴。”

见她这般模样,赵怀书忍俊不禁,忽然话锋一转:“不过说起来,御前掌笔这的官袍怕是三日后才能缝制完成。这司衣司中,想来也是第一次缝制女子朝服吧。”

关宁闻言一愣,随即失笑:“赵掌印此话是夸我,还是挤兑我?”

“当然是夸。”赵怀书一本正经道,“不过想想也确实稀奇,司衣司那些针线师怕是要头疼了。女子朝服的样式该如何?还得请尚服去参谋一二吧。”

关宁闻言,不禁莞尔:“看来赵大人倒是替陛下考虑得周全,关宁这官袍若能顺利完成,大人可得去感谢司衣司的那些针线师。”

赵怀书抬眼,佯作思索:“这倒提醒奴婢了。奴婢改明儿得去送一壶好茶,慰劳她们一番?”

“劳烦掌印操心了。茶自然得送,不过,大人也别忘了带些点心。”关宁语气轻快,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毕竟,劳人之事,总该礼数周到。”

赵怀书颇为赞同地点点头,作势认真道:“关御笔提醒得是,这些小事,确实不能疏忽。”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院中日光渐暖,竹影婆娑,窗内的清茶散发出温润的香气,映衬着两人心间的那份微妙默契。

*

四更天,天色未亮,关宁已穿戴整齐。

正八品的御前掌笔官袍端正熨帖,袖口绣着规制纹样,低调而威严。

她站在铜镜前最后理了理发簪,确认无误后,提起书箱推开门,院外面已站着一个小太监。

“关御笔,咱们该去含元殿了。”小太监声音不大,却清晰稳重。

上一篇: 回春药铺 下一篇: 千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