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官手札(70)

作者:拜笑 阅读记录

刘婆子摆了摆手,低声道:“心意我领了,只盼你们这些年轻人好好考,莫辜负家人期望。”

话音落下,她转身忙着收拾桌椅,却没有看到身后的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目光中带着些疑惑和沉重。

她说得云淡风轻,像是在说一件极普通的家事,可任子洲却察觉到她话语中有几分欲言又止的意味。

齐锐想再问些什么,却被刘婆子一句“你们考试要紧,可别因老婆子我耽误了前程”打断了话头。

三人都觉此言有些沉重,却不便深问,只能暗下决心,考后一定再来报答。

放榜之日,整个京城沸腾起来,榜单前,学子们摩肩接踵。

齐锐和任子洲早早来到榜前,两人一同探头去看,许久,齐锐猛地拍了拍任子洲的肩膀,大笑道:“任兄,你我皆在榜上!”

任子洲望着榜单上的名字,微微一笑,眼中却是掩不住的激动。

随后,他目光扫到另一行字,突然扬声道:“李兄!长风,你也上榜了!”

不远处,李长风闻言走过来,脸上带着一丝难掩的喜悦。

三人相视一笑,齐锐豪气冲天道:“任兄,长白兄!既同登此榜,便是命中有缘,他日定当共赴功名之路!”

“刘婆的茶真是有功效。”齐锐打趣道,惹得任子洲笑着摇头:“好茶能提神,功效在我们自己。”

三人一同赶往刘婆子的茶摊,欲向她报喜,却发现她神色憔悴了许多。

“刘婆,您身子不适吗?”李长风关切地问。

刘婆子闻言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个有些僵硬的笑:“没事,年纪大了,睡得不如从前,别扰了你们的好兴致。”

齐锐皱眉,却也未追问。

他心里隐隐觉得,刘婆子有些异常,但想到殿试临近,也不便多问,只暗下决心,待事情了结后,一定帮老人分担些忧愁。

*

贤妃正在殿中晨练,短袖宽衣,身姿矫健,手中长枪如龙,气势凛然。

一旁的宫人们屏息静气,连大气都不敢出。

“娘娘,关掌记来了。”宫女禀报。

贤妃收了长枪,抹了抹额上的汗水,声音清亮:“请她进来。”

关宁带着账簿步入殿中,见贤妃一身武服,手中拎着长枪,气势凌厉,不禁微微一怔。

她行礼道:“见过贤妃娘娘。”

贤妃转身看向她,眼神中透着几分探究,开口道:“竟来得这般得早,账簿给寒关吧。”

关宁递上账簿:“娘娘的事情不敢怠慢。”

一旁的大宫女寒关接过账簿退下。

“本宫听说,前几日延光殿也召见了你?”

关宁垂首答道:“德妃娘娘召臣不过例行问话。”

贤妃挑了挑眉,冷笑一声:“她抬爱你,那你便受着吧。这宫中从来没有白给的恩情,她对你越是和颜悦色,你就越要小心。”

关宁抬眼看向贤妃,见她神色复杂,仿佛有话欲言又止。

贤妃将长枪放回架上,语气中透着几分嘲弄:“你可知道,这宫中有多少人盯着你?前头儿圣上召见你,这边儿延光殿抬举你,本宫倒要看看,你这条小舟能在这风浪里撑多久。”

关宁低头答道:“臣只求问心无愧,至于风浪,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贤妃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许久,最终缓缓叹气道:“记住,宫中风浪虽险,但最险的,是人心。”

“臣谨记娘娘教诲。”

贤妃挥了挥手,转身继续操练,似不愿再与她多言。

第32章 两只狐狸(4)

数日后的一大清早,京城骤然传来一则消息,城南茶摊的刘婆子,在司宫台内监回宫的路上以死递状,为女儿讨回公道!

刘婆子这一以死递状,鲜血染红了司宫台前的青石板,也震惊了围观的百姓和学子。

然她的身子骨到底不堪重负,状纸才递到值守官手中,她便一头栽倒,昏迷不醒。

城南茶摊热闹了许久的茶水间,顿时笼罩上一层沉重的气氛,人群中,有人低声议论,有人握拳愤怒,也有人默默摇头,似乎对此事已经见怪不怪。

刘婆子的儿子刘峰接到消息后匆匆赶来,见母亲昏迷不醒,双手颤抖,将刘婆子背回家中后。

齐锐、任子洲、李长风三人都聚在刘婆家中。

齐锐直截了当地问道:“令妹到底出了什么事?刘兄你得给我们说个明白!”

刘峰脸色难看,坐在昏暗的室内,声音低沉:“我有一妹,名唤刘怜梅,年方十七,生得端庄贤淑。几月前,她在路上被人掳走,送至家中早已没了气息。”

几人闻言皆变了脸色,任子洲沉声问道:“谁敢这般明目张胆?”

刘峰嘴唇颤抖,沉默良久,方才压低嗓音道:“当朝右相徐勉之侄徐焕。”

上一篇: 回春药铺 下一篇: 千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