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官手札(62)

作者:拜笑 阅读记录

她身旁的小宫女兴冲冲地拉了拉她袖子:“掌记姐姐,今年您不当值,不如一会儿和我们一起守岁?”

关宁随意拨弄着案上的红绳,神色却难掩微微出神,本想拒绝,奈何小春笑着挽上了她。

自从小春从司察司出来后,越发的黏着她了。

关宁随即笑着道了:“好。”

时近子夜,宫门外的钟声悠悠敲响,宣告新年的到来。后宫中,有心的宫人三三两两结伴前去拜岁。

一路上,雪光映衬红灯笼,将行人的影子拖得很长。

关宁亦未例外。她挑了件碧玉簪子,走何司记所在的小院。

何司记的小院倒是有些冷清,看到她来了,一时间愣住了,不过瞬间笑了:“你这孩子,心思还真细。”

她一边絮絮叨叨,一边将她迎进了屋里。

“司记过年好。”关宁将东西放下,目光柔和,“今年多亏了司记提点,我才没在上头犯错,愿您平安喜乐。”

何司记叹了一声,拍了拍她的手,二人未聊多久,关宁才起身告辞。

路上正巧遇见零零散散归来的宫女们,面上带着拜会归来的喜悦。

夜深人静时,关宁步出屋门,抬头望着天边的烟火,耳边是隐约传来的宫人欢呼声。

她叹了口气,握了握手中的暖炉,心想年年岁岁花相似,这宫墙里的波澜,却注定年年不同。

而另一边,正殿内的晚宴也接近尾声,皇帝端着最后一盏酒,目光扫过堂下的一张张面孔,低声笑道:“一年辛劳,诸卿请尽欢。”

语毕,他起身退入帘后,只留群臣继续觥筹交错。

新年的第一夜,于外是热闹非凡,于内却藏着无法言喻的波澜。

*

正月初一,积雪未化,宫巷间透着一股清寒。昨夜群臣宴的喧闹声已然散去,四处静谧无声,唯余冷风偶尔撩起宫墙上垂落的红灯笼穗子,发出轻微的声响。

永巷令旁的梅树盛放,红白交映,点缀在灰白天地间,显得格外明艳。

关宁一袭浅色棉袄站在梅树下,手中执一根竹竿,正专心致志地轻轻拨弄枝头积雪。

雪落地面,砸出一阵清脆的声响,她抬头望了望枝间未开的花苞,神色安然。

远处传来一阵隐约的脚步声。关宁转头望去,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缓缓走近。

赵怀书穿着一袭深青色冬袍,肩上落了些许寒霜,神色如常,似是随意踱步至此。

当目光对上关宁时,他脚步微顿,随即笑了笑,颔首行礼道:“关掌记好雅兴。”

关宁收起竹竿,笑着回应道:“赵掌印好兴致,初一这般清早便到永巷令走动,可是要给我拜年?”

赵怀书微微一怔,随即抿唇一笑,回道:“既然掌记如此说,那我便不负这番好意了。”

说罢,他竟真真切切地作了个揖,肃然道:“新年将至,赵某愿掌记平安顺遂,诸事如意。”

关宁见他行礼,竟也端正姿态回了礼,笑着说:“承赵掌印吉言,亦祝掌印身体康健,步步高升。”

两人礼罢,赵怀书看了一眼地上的梅枝,开口道:“雪压枝头,寒气重得很,掌记赏梅不觉冷么?”

关宁莞尔一笑,指了指身旁的梅树:“赵掌印若赏梅,便知冷也无妨。”

赵怀书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见那梅花在寒风中凌霜而放,红白交映,格外引人注目。

他低声赞道:“腊月梅开,一向坚韧非常,掌记果然懂花。”

关宁闻言,抬眸看了他一眼,轻声道:“梅花亦是人种,长在墙角尚能自开自落,若得人护佑,便可争春。赵掌印觉得呢?”

赵怀书一愣,沉吟片刻后答道:“墙角独放自是可敬,但若争春太过,恐遭风摧雪压,不得善终。”

关宁低头轻轻一笑,未置可否。

随即转身推开了屋门,略作邀请道:“不如进去坐坐,外头寒气重得很。”

赵怀书迟疑了一瞬,还是迈步跟随进去。他的目光落在关宁的背影上,心中却莫名生出几分怅然。

他并未刻意寻来,脚步却不知怎的,停在了永巷令外。

回头看着静谧的宫巷,赵怀书自嘲一笑:“果然还是不习惯这样的清闲。”

屋内,炉火轻燃,暖意扑面而来。关宁取来茶具,熟练地烧水、投茶,手势干净利落,动作流畅。

赵怀书站在一旁,低头环顾这间不大的屋子,摆设简单,却收拾得格外干净。

“我这地方简陋,也没什么好招待掌印,您不嫌弃便好。”关宁沏好了茶,端了一盏递到赵怀书面前。

轻声道:“不是什么好茶,掌印将就着用罢。”

赵怀书接过茶杯,指尖略感温热。他端详着这简陋却不失雅致的房间,心头的寒意仿佛散去几分,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淡淡的茶香弥漫唇齿之间,竟有几分意外的温馨。

上一篇: 回春药铺 下一篇: 千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