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官手札(199)

作者:拜笑 阅读记录

世人多笑女子无用,今日却有一女将孤军于边,一女官死守疫区,一女译出使四方,皆为这乱世,添一线生机。

在不知道的地方有更多的女子站出来。

而以后会有更多的女子站出来!

天光微亮,山风渐起,山村上空弥漫的血腥与疫病味道,终于被晨风吹散了几分。

关宁望着渐亮的东方,心知这场劫难远未结束,但至少,她们撑住了。

远方,剑南军营,一身甲胄的莫云华立于营门,同样望着天边破晓。

隔山望月,心意相通。

***

六月末的充州,烈日如火,尘土扑面,连山林间最后一点残存的湿气也在骄阳下蒸得发烫。

小禾村外,晒焉儿的草茎低伏在路边,远处一株槐树在风中颤了颤,微微晃动几片焦卷的叶子。

关宁正蹲在药灶前,粗布衣袖挽起,汗水自鬓角滑落。

药锅沸腾,苦涩气息冲鼻,火光映在她清瘦的侧脸上。

她的眼眸微红,指尖因长期捻药而泛起细小的薄茧,药棚里是断断续续的咳嗽声。

小禾村实在太过荒凉,连带着她身边的大夫、药吏也一个个憔悴得像是风一吹就要散了。

但是好在村子瘟疫终于被稳住,死亡人数也在逐渐下降,熬下这几日,便能喘口气。

忽然,一个满脸风尘的小吏匆匆奔来,站在药棚门口,弯腰喘了几口粗气,才急急道:“大人!村口有人求见!”

关宁皱眉。

这个时候,应当不是送药送米送药的官吏,那谁还会来?

她当即将手中药杓递给身旁的女医,吩咐熬药的火候,又拢了拢袖子去洗手,一路快步赶往村口。

正午的阳光炙热,天边浮云沉重,像要把天都压塌一般。

一道孤单的身影立在村口尘土飞扬的小路上。

衣衫上满是风尘仆仆,靴上沾着干涸泥点,额前碎发凌乱,细汗浸湿了鬓角。

赵怀书站在那儿,背着烈日,神情疲惫,却目光沉静。

他原地站了好久,直到她走近几步,他才轻轻吐出一口气,眉眼间像终于找回了魂。

在看见她的那一刻,像是所有浮躁与疲惫都被压碎了,眼神骤然一松,喉头微动,险些没绷住。

眼眶泛起微红,却生生忍住,只拧了拧眉,抿唇一笑。

关宁骤然一愣,步子慢了半拍。

“你……”她心头蓦然一跳。

这分明是疫区重灾地,他怎么会在这里?

赵怀书勉强一笑,嗓音微微发涩:“安南大战在即,陛下命我押运后需粮草。”

陛下对莫云华有些担忧,他借着陛下的小心思,特地讨了这趟差事去安南。

粮草大军会在梅州休整两日。

而梅州距离充州日夜兼程一日可达。

昨夜大军刚抵达梅州,他就交代好事由连夜赶路,正午便到了小禾村。

计划今夜连夜赶回,明日便可在大军出发前抵达梅州。

说着怕觉得不够妥当又补了一句,“路过充州,便……顺路来看充州瘟疫如何。”

顺路?

关宁眸子微敛。

安南战事,粮草自梅州转运,怎会顺路充州?

这地处偏僻,瘟疫未平,任何军需调度都会避开此处。

她回过神来,皱眉压低声音:“这里是疫区,你疯了吗?”

赵怀书盯着她,喉结滚了滚,片刻才道:“我未进村,我只是在村口,我就是……”

想看看你。

寥寥数语,像是最无力的辩解。

可关宁心里却是一颤。

她强自镇定,目光扫过他憔悴的神色,瘦削了许多,双眼泛青,分明是连夜赶路的模样。

心里顿时酸涩翻涌。

“随我来。”她沉声道,拭去鬓角汗珠,转身朝村口外的小神女庙而去。

庙宇残破,荒草疯长,泥土地裂出道道口子。

两人并肩而行,谁也未说话,只能听见风吹过山野,卷动枯叶与灰尘。

庙内供奉着早已残破的女神像,香案上蒙着厚厚灰尘。

庙外微风拂动,吹得树叶哗哗作响。

几只麻雀在枯枝上扑棱棱地飞起,阳光破开乌云洒下,落在她衣襟上,像是为这染尘之人涂了层金光。

赵怀书坐在殿门前,目光落在她身上。

良久,才缓缓开口:“这些天……你可好?”

关宁垂眸,看着他靴上粘着的泥土,心里缓慢泛起一层柔软。

仿佛这漫长黑暗中,忽而有一道光,虽微弱,却极执着。

“如奏折上一般,一切都好。”

这句平淡,却叫赵怀书险些绷不住。

他紧攥着袖口,指节泛白。

自她三月踏足疫区,他日日惶惶。

虽有她送去皇帝的奏折汇报平安,可奏折启能安人心?

上一篇: 回春药铺 下一篇: 千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