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终于明白,皇帝的谋算何其深远,他根本不是在犹豫,而是在等最合适的时机!
她缓缓吐出一口气,眼底闪过一丝冷然的笑意。
她不得不佩服皇帝的手段——不动声色之间,便已将所有人都纳入棋局之中。
包括她。
关宁缓缓吐出一口气,指尖微微收紧,心底已然透彻。
她望着那两个小太监手中的蝴蝶,听见他们兴奋地喊道:“哈哈,终于抓到了!”
她的唇角微微勾起,眸色沉静如水。
她不得不承认,皇帝的谋算,远比她所料的更深一层。
她缓缓转身,衣袖翻飞,大步朝户部方向走去。
既然如此,那她便加快新法推行,让这场权力角逐更快落幕!
第81章 六部(4)
日头西斜,云霞在天边晕染出层层叠叠的绮丽色彩,映得半个京城都沾了温暖的颜色。
微风拂过街巷,将泥土与花草混合的气息送入鼻端,连市井的喧闹都透着几分悠然。
关宁下值回府,走到长街上时,心里还记挂着府中花娘前些日子的抱怨。
那日她路过院中,花娘正在院子里翻弄泥土,与几位妇人叹息,说她费心培育的牡丹幼苗竟没能活下来,尤其是那株“昭华”,她原以为能存活的,哪知终究还是枯了。
你只是,府中用来购花的银钱已经用尽,短期内恐怕难以再添新花苗。
关宁本未放在心上,可花娘接着又说:“大人曾提过一句,说没见过这种牡丹的花开是何模样,我想着,若是能养成,等花开了,就能请大人看看,可惜……”
关宁听着,才恍然想起,自己确曾在一次随意的闲聊中,提过一句未曾见过这种牡丹。
她原本只是无心之语,竟被花娘放在了心里,还细心地想要种出来给她看。
她不是喜欢繁花锦簇之人,平日里也少有这方面的留心,但她明白,院中的花,不单是为了装点景致,更是花娘的一片心意。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叹了口气。
她不擅长表达情感,可这一刻,她的心弦被轻轻拨动了一下。
她想,去东市看看。
***
下值之后,她走进东市,想要买些新的幼苗回来,让花娘再试一次。
东市人来人往,茶坊酒肆、小贩商铺鳞次栉比,街上行人摩肩接踵,叫卖声、讨价声、孩童的笑声交织在一起,熙熙攘攘间透着一派祥和盛景。
关宁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一间生意极好的花铺前,铺子里花香四溢,陈列着各色花卉,顾客络绎不绝。
她环视一圈,正好看到一排排新到的牡丹幼苗,嫩叶青翠,枝干虽细,却生机勃勃,看得出是精心培育的。
目光落在一排刚到的新牡丹幼苗上,尤其是那株“昭华”——叶片青翠,根系健康,显然培育得极为用心。
她走上前去,伸手轻轻拨弄了一下枝叶,确认幼苗的根系健康,这才点头满意。
“掌柜的,这牡丹幼苗多少钱?”她开口问道,语调平稳而略带清冷。
话音刚落,她身后不远处的女子停住了脚步。
那女子本是拿着账簿在核对花草,闻声回头,看清关宁时,神色微微一变。
而是在大康朝,能穿这身官袍的女子——唯有一人。
她愣了片刻,随即便放下手中之物,收起方才漫不经心的姿态,欠身一礼:“大人。”
关宁转头,看向眼前之人。
女子身量纤细,衣饰素净,却掩不住眉宇间的英气,神色间带着一丝审视,目光落在她身上的官袍上,似是惊讶,又似是钦佩。
关宁微微颔首:“掌柜?”
“陆天巧。”女子回道,“此铺的账房。”
关宁不甚在意她的身份,点了点头,便要继续问价。
可陆天巧却没移开视线,眼神复杂又带着几分敬仰。
她为何能一眼认出关宁?
因为大康朝堂上,女子入仕百年都未曾有过了,而她的存在,如惊雷破空,震动了满朝,也震动了整个京城的女子。
她是儿子口中的左拾遗,是这长安城里人们争相议论的话题。
第一次听闻女子入仕是从孟陆口中,那时她便对关宁充满了好奇。
但孟陆却对女子入仕,难免存疑,她当时骂了孟陆一通,告诫他不要以性别去判断能力。
后来可朝堂之上,关宁的政见与言辞却让孟陆逐渐改观,甚至屡次在家中大加赞赏,说她言之有物,远胜许多庸碌之辈,往往言及:左拾遗虽为女子,但大康能有此人,实乃幸事。
陆天巧听得多了,自然对这位女子更加多生出了几分敬佩。
可她未曾想过,竟会在东市的花铺里,真正见到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