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官手札(145)

作者:拜笑 阅读记录

江南各府的账目,若彻查,必定牵连甚广。

他深知自己无法阻挡这一切,于是只能提前布局,亲自将账册送往京城,先一步揽下所有罪责。

可若是由李经彦一人揽下,罪责便至此为止。

既然无人站出来,那他便来承担这一切。

账册上的每一个数字,都是枷锁。

是他为左相固守江南时,所欠百姓的一笔笔血债。

他要带着这些账册进京,将罪责一并揽下,愿以一己之身,换左相无虞,换江南百姓一线生机。

关宁静静看着他,眼底闪过一丝晦暗不明的神色。

她不得不承认,左相的眼光确实精准。

他培养出的李经彦,聪慧、果断,懂得在乱局中寻找平衡,甚至在关键时刻,不惜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

这样的棋子,是无可替代的。

但李衡或许并未想到——

这颗棋子最终做出的选择,不再是朝堂间的算计,而是背负起百姓的生死。

关宁收回思绪,深深看了李经彦一眼,最终缓缓颔首,郑重道:“李大人之心,令人敬佩。”

这一局,早已超越个人的生死荣辱。

她无法评判李经彦的选择是否正确,也无法阻止,他已经下定决心的事。

片刻后,她缓缓拱手:“李大人,此事……多谢了。”

她拱手一礼,双手接过账册,转身离去。

赵怀书亦是看了李经彦一眼,神色复杂,随即提起箱子,步伐沉稳地走出房门。

待二人身影消失,房间内终于恢复了寂静。

院中。

“左相用人,眼光确实极准。”赵怀书忽然开口,语气淡淡。

关宁亦是低低叹息:“不仅如此,左相在朝堂的布局,亦是深不可测。”

***

烛火微微摇曳,映在李经彦的脸上,竟显出几分疲惫的苍白。

他微微闭眼,静静地站在那里,片刻之后,终于松开了握紧的拳,可下一瞬,他的身子猛地一晃,脚下一个不稳,整个人踉跄了一下。

“小心!”

身后的小吏见状,连忙冲上前扶住他,急得不行:“大人,您撑了一整晚了,快些休息吧!”

李经彦抬手按住额角,指尖冰凉,喉头涩然:“无妨……”

可话音未落,身子已微微晃动,终究脱力倒下。

小吏慌了神,连忙探向他的额头,一触之下,掌心尽是灼热。

“大人,您发热了!”

他猛然想起,这一路上,李经彦几乎未曾停歇。

象山战事初定,他未曾片刻停歇,便立刻收拢军队,整理地方政务。

他知晓战后最紧要的,是稳定军心与民生。

象山的雨一直未停,他穿着战袍巡查各府,衣衫被雨水浸透,寒意直逼入骨,可他无暇顾及。

等他整理完江南账目,已是五日之后,他换了一件干净的外衣,便立即踏上了北上的路。

一冷一热之间,他并未在意,可连日奔波,马不停蹄地赶至宣州,加上刚刚心绪的起伏,他终于支撑不住。

小吏慌忙扶着他躺下,急得额头冒汗:“大人,您已连夜奔波,不可再撑了!”

可李经彦闭了闭眼,低声道:“此事……未完。”

他还有事要做,他还要写请罪奏折……

可眼前的烛火已经模糊,耳畔的小吏声音逐渐远去,意识渐渐陷入一片沉沉黑暗。

小吏见他终于昏过去,顿时大惊失色,连忙朝外喊道:“快去请大夫!”

***

李经彦的意识在昏沉中浮浮沉沉,仿佛置身水中,听得见遥远的声音,却始终无法睁开眼。

有什么温热的东西贴着他的额头,像是轻轻拂去岁月的疲倦,又像是在无声地叹息。

有人在替他更换衣物,指尖触及他被冷汗浸透的衣衫,带着几分克制的轻柔,却未曾停顿。

他忽然想起数年前的一个夜晚。

彼时,也是这样的大雨滂沱。

那年冬日,京师骤雨,寒意刺骨。

他奉旨入京,风雨兼程到了长安,只是换了外衣,便穿上朝服马不停蹄地进了宫。

他在御前请命,奏折递上,皇帝语气不动声色地问了几句,末了道:“下去吧,朕知道了。”

李经彦俯身告退,雨水沿着里衣滑落,他的手冰冷,却仍是行礼如常,步伐不疾不徐地退出殿门。

他未曾回府中,而是直接往左相府去。

夜已深,府中灯火未熄。

他方才跨过正厅的门槛,正厅的屏风后便有人影闪过。

左相李衡,已年过花甲,听闻他来了,匆匆披了件外衫迎出来。

“经彦?”

李经彦拱手行礼:“老师。”

随即,一道熟悉的声音响起:“你这孩子,这么晚了这么还来!”

上一篇: 回春药铺 下一篇: 千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