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彪思索片刻,换了个方向,话锋一转:“只是……奉使此次前来,未曾提前告知,实在让人措手不及。”
赵怀书轻笑:“奉使乃听从圣上钦命,行事向来周密,或许……她自有考量。”
杜彪眯起眼睛,赵怀书的意思很明显——他不打算多说。
他不甘心,又试探道:“掌印与奉使大人同在宫中多年,想必也知晓她此行目的吧。”
赵怀书微微一笑,语气悠然:“奉使既奉圣命,所行之事自有章程,旁人又何必过问?”
杜彪心头一沉,赵怀书依旧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
杜彪心头微紧,赵怀书的态度一如既往的温和,可他隐隐觉得,赵怀书对关宁的态度,似乎比他想象的更为慎重。
他试探道:“掌印对奉使,似乎……甚是看重?”
赵怀书淡淡一笑,未答反问:“杜大人莫非不看重?”
杜彪顿时语塞,他心思急转,却已无暇细想,连忙道:“关大人乃圣上钦奉的奉使,理当请至官府歇息,怎可委屈在这客栈?”
赵怀书抬眸,淡淡一笑:“这个,还是问问关大人的意思吧。”
杜彪转身,看向楼上,随即对侍从道:“去敲门,请关大人出来。”
*
关宁收拾妥当,正准备稍作歇息,忽然听见一阵颇有讲究的敲门声。
赵怀书敲了敲门,声音温润:“关大人。”
她微微挑眉,走过去打开房门。
赵怀书负手而立,依旧是一身青色长袍,神色淡然,温雅而沉静,他的身后,站着几名官兵,而在赵怀书身后半步,杜彪露出身影,神色间带着些许不安。
关宁倚着门框,目光淡淡地在两人之间扫过,缓缓开口:“赵掌印?”
赵怀书微微一笑:“杜大人亲自前来,特地请奉使入府暂歇。”
关宁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看向赵怀书,唇角微扬,轻笑道:“赵掌印也在?”
赵怀书微微一叹,温声道:“自然,下官几日前就到了宣州了,敢问大人近日安好?”
关宁眼底浮现一抹意味深长:“安好,掌印可安心了?”
赵怀书轻轻一笑,眸色深远:“只要大人无事,下官自然放心。”
赵怀书微微侧身,让出身后的杜彪,后者连忙上前一步,神色恭敬地拱手:“关奉使,未曾想到您今日入城,未能远迎,实在失礼。”
关宁回礼未作声,只是目光微敛,似乎在等他说下去。
杜彪擦了擦额上的汗,语气带着几分急切:“奉使来宣州查案,本官理应尽地主之谊。客栈简陋,若奉使不弃,还请移驾府中。”
他话未说完,关宁便已了然。
关宁静静地望着他,片刻后,微微一笑:“既然杜大人相邀,本官自当奉陪。”
杜彪笑意未变,心底却冷汗涔涔,随即连忙摆手:“不敢不敢,只是不敢怠慢奉使。”
关宁轻轻“哦”了一声,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随即不再多言,提步便走。
赵怀书看着她的背影,嘴角微微扬起一丝若有似无的弧度,随即转身,跟了上去:“看来奉使不愿久留客栈。”
关宁微微一睨:“掌印似乎很意外?”
赵怀书轻叹:“倒也不是意外,只是觉得奉使比我想象中还要……迅速果断。”
关宁神色不动,语气淡淡:“既然来了宣州,自然要见见宣州的各位大人。”
她的话里藏着深意,赵怀书听出了,却只是轻笑一声:“奉使英明。”
杜彪静静地看着二人的对话,心中不安越发深重——这一次,恐怕真的难以善了了。
第55章 奇女子(1)
宣州城的街道依旧繁华,马蹄声踏过,留下浅浅的水痕。
关宁骑着马,指尖摩挲着袖口,赵怀书骑马走在旁侧,神色平静如水,仿佛对这一切习以为常。
杜彪也骑马走在关宁旁边,虽然笑着寒暄,目光却时时落在关宁身上,带着几分探究。
“关奉使远道而来,今日府中设宴接风洗尘,奉使可莫要嫌弃。”
“杜大人盛情,关某自当领情。”关宁语气淡淡,目光未曾有一丝波澜。
杜彪嘴角的笑意未变,眼底却闪过一抹思索。
马车缓缓驶向刺史府,途中,杜彪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关奉使是女子,且身份特殊,若是安排伺候的人选,怕是不宜与一般宾客相同,他绝不能在这事上坏了他的名声和计划,让奉使觉得他招待不周。
杜彪敛了敛神色,低声吩咐小吏:“去城东乐坊,挑个清倌,送到宴席上伺候奉使。”
小吏闻言一愣,旋即会意,连忙应下。
午时已过,烈日当空,宣州刺史府的高墙下,马蹄扬起一阵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