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蛮一面心疼父亲毫不知情白受罪,一面忍受着各种口味的苦药往肚里灌,幸亏阿程时时帮他偷换些药材混进去,否则恐怕没病也要吃出病来,回春药铺里日夜都飘荡着一股药香。
这些情景印月坊的街坊们都看在眼里,自然关注城南、关注印月坊、关注小蛮的其他人都看在了眼里。
周昌经过几日的暗访,终于查明当日给小蛮看诊的老大夫,前几日晚上起夜把腿摔断了,这事还是手下一位幕僚在如意茶馆喝茶时,听几个孩子说起的,害的那叫小蛮的孩子差点因此延误了诊治,险些一命呜呼。
周昌得了消息,激动得连忙差人去将兰鑫请到府衙,两人关起门来秘密商议了半天,一致决定继续盯紧回春药铺,且重点是盯着承恩侯府的人。
那刺客极为谨慎,做事不留痕迹,只有侯府的人有动静了才能引得他露出行迹。
第60章 各自盘算(三)
末了周昌问兰鑫:“刘照昨日启程又去北地了,侯府不会被吓得不敢动弹了吧?”
兰鑫斜睨着他道:“刘照或许会吓着,那位老夫人会退缩?我听到一个消息,前几日户部尚书刘启林秘密进了侯府,明白了?”
周昌连连哦了几声,表示明白了,随即又盯着兰鑫诧异道:“你一直派人盯着侯府?”
兰鑫:“我也不能什么事都劳累周大人,总要做点什么吧。”
周昌又道:“刘启林的人怕是也盯着那药铺呢,我叫人多留意下。对了,那药铺里师徒两个你觉得有没有可疑的地方,当日肖尧的死可和那小伙计有不少牵扯。”
兰鑫摇头道:“我也说不准,这对师徒很有意思。肖尧死后,我师父上门去试探过多次,消息没打探出来,反倒和他们成了莫逆之交。
“要说他们是刺客那不可能。听我师父说,那对师徒没什么亲人,两人相依为命,那老掌柜更是一身陈年旧伤在身,一到冬季便卧床不起,极是受罪,别说有没有功夫在身,就是寿数都难长久,那小徒弟却是极为聪慧,我师父一心想教人家习武,可人家却只想学医。”
说到这里,兰鑫想起师父抓耳挠腮编写“武功秘籍”的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
周昌也跟着笑起来,任谁知道兰鑫的师父想教自己习武,都会哭着喊着巴上去,这小伙计确实挺有意思。
兰鑫继续道:“至于这对师徒师和刺客有没有勾连,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听闻师父说起,那师徒二人极为厚道,待人和善不说,还都有一副侠义心肠,颇得我师父赞许。”
汪盛的事情他可不敢跟周昌说起,只能含混过去。
周昌点头道:“看得出来,印月坊那些街坊们都够朴实厚道的,从小蛮那孩子受伤起就一直得大家照顾,尤其是那家药铺,可谓尽心尽力。”
兰鑫叹口气道:“所以我们也要警醒点,万一刘启林狗急跳墙要伤害那两个孩子,能出手相帮时尽量帮一把。”
周昌笑道:“不是有那刺客护着吗?”
兰鑫:“那老大夫不也断了腿?事后报复还是晚了,那刺客怎么可能每天盯着个小药铺?”
若是师父知道那对师徒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出了事,怕是就轮到自己断双腿了。
周昌不再玩笑,肃然应下。
户部尚书刘启林近期可谓春风得意。作为户部尚书,刘启林本就是太子麾下最重要的属官,个中原委当然人人皆知,钱袋子吗,谁不稀罕?
可现今毕竟皇上健在,行事还要收敛着些,且太子之位看着稳当,谁知道哪一日风云变幻,一朝醒来就变了天呢?
刘启林也是读过不少书的人,历朝历代多少血淋淋的例子,让他时刻想着为自己留着一条后路,平日行事便低调了许多,整日一副为国为民、为皇上解忧的模样,尽量与各位成年皇子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承恩侯遇刺初期,刘启林也惶恐了一阵,那可是他坚实的靠山,还是太子的外家,承恩侯府若倒了,太子地位岌岌可危,自己的倚仗也将轰然坍塌。
可观察了一阵,皇上对侯府和太子的荣宠不减,这才略微放心,只是仍旧谨慎,不敢妄动,直到肖尧突然暴毙,他嗅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一面派出人手协助追凶,一面悄无声息地打探各皇子府的消息。
刘启林意识到或许这是自己的一个机遇,若能在此时表现一番,做出些功绩,将来太子登基,他刘启林封侯拜相或许指日可待,甚至有可能取代侯府在太子心中的地位,成就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梦想。
直至前不久,太子突然将他宣进东宫,怒气冲冲地向他抱怨侯府和应天府对他敷衍了事,追凶重点根本就找错了方向,这一切就是他的好兄弟们在算计他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