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腹黑权臣的作精小娘子(93)

作者:衡庭清 阅读记录

殿内,忽而有身影微动,大臣们心下一松,那该死的沈相终于肯动嘴了。

等那身影出了声,才觉知那人并不是沈相,而是最近才回归朝廷的掌管户部的温王。

据说他也不知是遭遇了什么,最后竟然是苏家的人将他送回的。

温王待人接物温和贤明,身姿颀长挺拔,脸廓柔和细长,却又不偏阴柔,单靠一张脸便是多少王朝女子所羡慕,更何况那通身的温润,更令人心之向往。

只见温王走出队列,双手作揖,道,

“父皇息怒。自水患起,户部已拨下数十万银子至淮安,相信银子一道,淮安水患定有所缓解。”好一个温润翩翩的王爷,若放在平时,估计又引起一派好之感叹,只可惜,面前之人是皇帝,不提这银子还好,一提这银子,皇帝胸腔更是被怒火侵满。

“这数十万银子,快马加鞭,也不过七日便能到淮安,这半月已过,淮安那边连半丝动静未曾有,难不成银子长了翅膀,飞了!”皇帝又是猛力一拍,拍得满朝文武,人心惶惶。

温王重新退回自己方才站的位置,又是一副神态自若,皎皎君子的模样。

这一番话是苏家的人教他说的,温王心知肚明,这些不过是想早些撇清自己的责任,他掌管户部,要拨多少银子,他眼睛都不眨,按数拨出,至于后面的事便一切与他无关。

他忘记了很多事情,所以关于这淮安赈灾一事,他什么也不记得了,至于有没有将银子拿出,他更是不知道。

朝上个个都是人精,又怎能看不出温王的作派,但温王是谁?王爷!皇帝的儿子!敢嘲讽他几句的也便只有立在前首的几位罢了。

端王对于自己这个泽世明珠、贤名远播的大哥很是佩服,演了十几年,这功力真是越发精湛。端王颔首,嘴边牵起极微的笑意,是心里的讽笑装不住了,溢了出来。

“圣上。”跪满堂的百官里又晃出一人,不用回头看,沈玉都知晓是何人。

“讲!”皇帝声音里仍带怒气。

“回禀圣上,现淮安水患猖獗,却又遭赈灾款银子消失,形势越发严峻,臣认为,圣上应派人前往灾区并查明赈灾款项。”

“那刑部尚书认为派何人最是适合?”皇帝沉声道。

陈抱又往前迈了半步,躬身,

“回禀圣上,臣认为应派手段了得又能镇压当地官吏之人最好不过。”

皇帝双手拂起衣袖,继而又撑在双膝之上,忍着心中的不耐烦,

“那陈抱认为派何人最是适合?”陈抱一听,话还是先前的话,只是语气甚是不同,忙跪了下来,匍匐在地,道,

“臣认为,沈相最是适合。”陈抱讲完,不敢再道一字,头顶是沈相甚有意味的目光,后背不禁冒了一层冷汗。

皇帝单手支在椅手,望向沈玉,

“沈相认为如何?”

第47章 你家主子呢?

沈玉收回投在陈抱身上的视线,心想着,平日里陈抱见到自己如过街老鼠一般,有多远走多远,今日竟跑过来拍如此不知所云的屁,原来是压抑不住要踩自己一脚的激动,前来显摆一番。

“丞相思虑甚久,莫非在想着如何推脱?”端王阴冷又添几分刻薄的声音总能恰时响起,给沈玉的为难再添一把柴火。

沈玉也不恼,轻笑,

“回禀圣上,若圣上让臣往西,臣绝不会往东,圣上让臣去淮安治水患,臣定也义不容辞,只是…”沈玉剑眉轻蹙,

“只是什么?”皇帝也是起了不解。

“只是陈尚书在早朝之前还与臣说王爷贵气四溢,睿智果断,方前却又道臣才是最适合之人。若臣一句话不解释便去了淮安,岂不是认定自己才是这朝堂之上最聪明之人,竟将圣上,端王和温王,以及满朝的大人都不放在眼里。”沈玉依然不紧不慢,陈抱更觉额头冒汗。

“陈尚书一句手段了得,硬生生将臣的一片赤诚打碎,也不知陈尚书时想让臣前去淮安,还是想臣不去淮安。去了,便默认自己高傲自负,不去,却负了自己为官之道。陛下,请陛下为臣做主。”沈玉道着,几乎声泪俱下,一声求饶,将陈抱打得头晕眼花,七魂不见三魄,恍惚间,求救的视线投向那暗紫挺拔的身姿。

端王袖下双拳紧握,自己知晓沈玉能言善道,却没想到还能如此刁钻,短短四个字也能挑出如此多的事端,三言两语便给陈抱扣上挑衅扰乱文武百官团结协作的情谊的大帽。看来,今日陈抱不受点苦是收不了场了。

“回陛下。”端王向前迈了半步,道,“陈尚书日夜对着囚犯以及研究刑法,讲究的是面对囚犯时,用如何的手段让囚犯说出真相,手段了得一词,不过是陈尚书说习惯了,心下一急,脱口而出罢了。”陈抱见端王站出来为自己说话,一颗心也松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