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听说有人卖松烟墨,但是没想到卖墨的人竟然如此年轻。
“你手里有松烟墨?”
苏壹不少痕迹的打量一番这屋子里的陈设,听到中年男人问话,从容的道:“有,还请掌柜一观。”
掌柜神色一动,明显发现眼前这个年纪不大的小哥儿说话很有规矩,虽然穿着朴素,但并不像寻常乡野农家养大的野孩子。
原身不是平安府本地人,说话的时候会微微带一些浊音,苏壹来了之后十分自然的延续了这个说话的腔调。
因此苏壹一开口,掌柜的明显还察觉到眼前这位小哥儿说话中的带着一些其他地方的口音。
苏壹拿出三条松烟墨,放在面前的炕桌上。
一条寒梅描金样式的,一条君子竹描金样式的,还有一条则是刻着蝇头小楷字样的。
之见那蝇头小楷十分工整,上面是刻着一句“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这是《论语·泰伯章》中勉励人奋进的话。
在掌柜看墨的时候,苏壹又把仪哥儿拉到房间的一张椅子上让他坐好,并安抚的笑了笑,表示自己肯定能把墨卖出去。
苏壹转身看向掌柜的,就见对方已经手持墨条开始观察,还嗅了嗅墨的味道。
墨条通体乌黑,入手后虽然能感觉墨条表面略显粗糙,但墨条本身却带有光泽,而且还有淡淡松香和其他香味。
高掌柜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一看就知道这是块不管是在做工,还是在用料上都是下了功夫的好墨。
苏壹向前一步,“这是我用家传手法制作而成的松烟墨,墨色如光,入水即化。研磨后,磨口呈磨砂质感,重墨乌黑油润,淡墨则偏蓝。”
一张口就知道是行家,高掌柜的见苏壹说这话,当即就信了他是懂墨。
苏壹继续道:“可否让我试墨,好让掌柜的您亲眼看一下这墨的成色。”
高掌柜的点头,“请。”
苏壹站在大案前,面前摆了一张宣纸。
沈从仪忍不住站在苏壹身边,他还是第一次见苏壹如此认真的模样。
苏壹认真磨墨,从笔架上的各种毛笔中,挑选了一支长锋羊毫笔。
羊毫柔软,吸墨性强,在写字的时候更容易出笔锋。
苏壹选择写行书,行书是一种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行书飘逸,笔锋多变而生动。
而松烟墨最合适字迹点画凝重,粗犷、大气的字形和画风,写出的字还可以做到墨色淡而不薄。
苏壹深吸一口气,把自己练习时间最长,最拿手的一行字写在纸上。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这是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中的一句话,不过苏壹不知道如今这个世界《兰亭集序》还是不是第一行书。
掌柜的没忍住说了一声,“好!”
苏壹放下笔,淡然道:“献丑了。”
沈从仪抬头看向哥哥,眼睛里亮晶晶的,“哥哥好厉害。”
苏壹捏了捏沈从仪的小脸,“仪哥儿日后也可以变得这么厉害。”
掌柜的道:“公子这字写的行云流水,笔锋多变又不失生动有趣。老夫倒是想问一问,公子师承哪位大师了。”
苏壹总不能说这是自己小时候上补习班时,老师让他临摹王羲之真迹学来的。
“掌柜的直接叫我苏壹便可,我恩师一生淡泊名利,不喜张扬,如今早已隐居山林。”说着苏壹叹一口气,“我家道中落,如今只能卖墨为生,实在不愿提及恩师名讳,怕污恩师,还请掌柜见谅。”
掌柜的点点头,“理解,理解。”
苏壹:微笑JPG.
文典肆的高掌柜让几个店里的小伙计再搬进来一个大桌子。
除去用的那一块,苏壹把自己拿来的五十块墨全部放在桌子上。
看着全部都是莫约一两重的墨条,高掌柜陷入了沉思。
“苏公子的墨似乎小了些。”
苏壹装作无奈的笑笑,开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实不相瞒,虽然做墨是我的家学,可我年轻到底经验不足,这松烟墨又极其难制,每次做墨都要考虑到天气的潮湿和干燥。天气太潮墨容易变质,太干则容易开裂。所以这一批就……”
在场的众人立马懂了苏壹的意思,就是说这一批墨就剩这么些了呗。
高掌柜想了想,“我想与苏公子做长远生意,这次的墨我按三两二钱的价格来收如何?另外我还想与苏公子签个定下一批墨的文契,定金我可以现在就付。”
苏壹脸上当即露出十分惊喜的表情,接着他又摇了摇头,长叹一口气。
“不是我放着钱不赚,而是我这松烟墨实在难成,下一批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成,所以没法直接答应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