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很快有不少人围过来。
有道喜的,有打听沈从仪具体是哪里人的,还有打听沈从仪是否婚配的。
榜下捉婿,向来都是一段佳话。
小粮站在人群里不紧不慢的回答,“我家老爷姓沈,平安府人士,今年二十有二,自幼父母早亡。”
“哎呀,沈老爷真是年少有为,不知是否婚配啊?”
连祺被人群挤的东倒西歪,猛然听到这个问题,脑子开始疯狂旋转,他们这些从沈家村出来的人,私底下谁不知道苏大哥和沈哥的关系。
况且,这几年沈从仪对苏壹的情谊是一点也不避着旁人,元宵放灯、上巳踏青、七夕赏月,让他们这群人看着都觉得牙酸。
只是苏大哥的态度有些让人琢磨不透,不过有一点他们敢肯定,苏大哥不近女色且至今未娶。
就在连祺还在想应该怎么回答的时候,那边的小粮大声道,“我家老爷早就成亲了,是家中长辈在世时就订下的娃娃亲。”
连祺转头不可思议的看向马小粮:好你个马小粮,没想到你浓眉大眼的心眼竟然这么多,不愧是沈哥身边的得力干将。
果然听了马小粮的话,现场有一半准备榜下捉婿的人顿时歇了继续打听的心思。
若是没有订亲未娶还好说,就是娶了妻也能和离,但若是这种当初父母在世时订下的娃娃亲,那就没办法了,总不能逼着人家不孝吧。
于是一伙人转而开始打听这位会试的头名,到底娶的什么人?
小粮则开始避而不答,笑而不语。
…
这边苏壹完全不知道有这回事,他带着仪哥儿回家之后,就被人告知李先生和傅夫人到京都了。
“李先生和傅姨到了。”苏壹笑着道,“咱们去趟李府。”
李先生和傅夫人年纪大了,正月的时候天气太冷,他们等出了正月才启程出发,再加上走陆路不方便,他们又绕远走的水路,因此如今才抵达京都。
李宅的距离苏壹买的宅子不远,却是个带跨院的大宅子,因为李家人口多人,虽然如今大房二房不在京都当值,但是房子还是要有的。
“苏老板,沈少爷。”
这些日子都是苏壹指挥人帮忙整理的李府,府里的人和苏壹很是熟悉。
“先生和傅姨什么时候到的?”苏壹一边往里走一边问。
“今天午时到的,老爷知道今日放榜,您和沈少爷必定在贡院门口,所以就让人去家里通知了一声。”
一进正厅,苏壹就看见李先生正坐在椅子上和府里的管事说话,傅夫人则是拉着李琅的手满脸欣慰。
沈从仪掀起衣袍跪在大厅中央,结结实实的对李先生和傅夫人磕了一个头。
“今日得见老师师母,学生蒙您二位多年悉心教诲,辛未辱没门墙。”
李先生放下手中的杯子,“起来吧。头名,做的不错。”
对于李简正这种严师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接着李简正看向旁边的孙子。
“琅哥儿考的也不错。”
李琅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
傅夫人朝苏壹和沈从仪招手,“两个好孩子,来这边。”
“瘦了。”傅夫人先打量沈从仪,又看向苏壹,“你怎么也瘦了,我听下面几个小子说,琅哥儿考会试的那段时间一直住你那边,你没少为他们俩小子费心吧。”
苏壹叹一口气,“傅姨您不知道,他们一学起来没完没了,只要我一不留神,他们俩就能学到后半夜去,幸好您来了,您可得帮我好好训训他们。”
傅夫人拍了拍苏壹的手,“放心,我一定好好的训训他们。”
一旁的李琅乱叫,“祖母,你刚刚还夸我这次考的好来着。”
傅夫人道,“夸你是一回事,训你又是另一回事,看你以后还敢不敢仗着年轻乱费神。”
李琅露出一副天塌的表情,顿时屋里笑成一团。
苏壹道,“今日大喜,我家里正好有不少鲜菜,还有头活獐子,不如就直接拿过来办个家庭宴席,一为庆祝仪哥儿和琅哥儿高中,二为您二老接风洗尘。”
“好啊。”傅夫人笑着点头同意。
晚上,吃过饭之后苏壹又让人送过几筐河虾。
傅夫人去歇息,留下他们四个人坐在室内对窗闲聊互饮。
虾也没有让人费力去做,只是简单白灼,用手剥开沾着酱油吃,河虾的鲜香入口,让人回味无穷。
月光透过透明的贝壳窗户洒进室内,几个人围坐在一个小桌上,也不用别人帮忙,每个人手动剥虾。
沈从仪自己不怎么吃,只是给苏壹剥壳,一旁的李简正今日心情好,看见沈从仪这副狗腿又不值钱的样子,没开口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