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太监远眺这片平坦的草地,感叹道:“谁说不是呢。”
赶在夕阳西下之前,他们骑着骡子进了城。
抵达府邸,庄太监正栓骡子呢,忽然转头碰上了熟人。
他便打招呼:“呦,您这儿也是刚刚办完差事回来?”
伍嬷嬷爹带着他儿子小伍,正要上台阶。闻言驻足很客气的笑了一下:“是。”
其实也不全是。
昨个儿伍嬷嬷见赵妈妈同太监延喜嘀嘀咕咕,然后公主就带了人出去。她便找到自家丈夫,要他也努努力,免得让其他人抢了先。
伍嬷嬷爹向来老实:“这会儿子有什么事儿可做,公主又没吩咐。”
“她没吩咐你就不知道多想一点吗?”伍嬷嬷道,“之前公主交代你办什么差事来着?哦,对,记米加价粮价。你也去记记这边的行情。”
在家里,伍嬷嬷一直是说一不二的。伍嬷嬷爹只等领着儿子出门打听。
转了一圈回来,这个时辰却正好遇上了庄太监等人。
彼此心照不宣的说了几句。庄太监去寻延喜,伍嬷嬷爹找伍嬷嬷,两人的脚步越走越快,生怕晚了一点,让对方抢了先。
“你说伍嬷嬷爹也跑出去了?”延喜原本还在吃晚饭呢,把筷子一撂,风风火火的领着庄太监朝公主所在院落去。
到底还是让他抢了先,毕竟是正儿八经暮雪叮嘱的差事。
延喜笑着向公主介绍了一番庄太监:“……他是个老成熟练之人。从前也曾学习过如何看管皇庄的。昨个儿一夜没回来休息,净在外头跑了。好不容易紧赶慢赶着盘出来一个结果。快禀报给公主听。”
庄太监深吸一口气,把腰弯的很低,恭恭敬敬道:“启禀公主,奴才探寻了这周边的地儿。目前来看,以清水河沿岸土地最适宜作为耕地。”
说着,递上一张简易的示意图,标注了大概的位置。
暮雪仔细看了,点头道:“办的很好。还未曾用晚膳吧?”
“回公主未赶得及。”
“这样啊,”暮雪扭头向荣儿吩咐,“你在外头摆桌饭,把之前我未用完的一些菜式赏赐给他们。”
延喜与庄太监自然是千恩万谢。
他俩从屋里出去,瞧见守在门口的伍嬷嬷夫妇。彼此点了个头,权当打了招呼。
屋里,暮雪正欲细看那图纸,忽然听见伍嬷嬷夫妇来了。
请安之后,伍嬷嬷笑道:“我们在这儿歇两日,闲着也是闲着。想着公主上次交代的差事,我便让我家这口子到街上也逛了逛。记下了一些米价,油价。”
她悄悄用手肘杵丈夫:“呈上去给公主看看呀。”
伍嬷嬷爹被戳之后,立刻上前,将几张零散的宣纸双手递上。
暮雪一边接过一边说:“难为你们想的周到。”
她粗略看了一眼,砖茶的价格略微比杀虎口内的价格要高一些,大概高个两成的价。
“我记得嬷嬷爱吃奶饽饽,先前用膳时,刚好尝了他们本地师傅做的,味道很好。荣儿,你去拿上一盒,给嬷嬷与嬷嬷爹带回去吃。”
将人都打发走了。暮雪命侍女多点燃几盏灯,借着灯光写奏折。
一边写一边想,有驿站在,给皇宫传信倒是能解决,可是至多能与皇帝和宜妃有信件来往。驿站并不是随便可使用的,据四阿哥那听来的信息,全国上下,有资格用驿站直接给皇帝传信的官员大约只有百人。
若是想传信给她在京城的当铺,驿站大概是不好用的,还需从长计议。
第32章 江南好 仔仔细细写完奏折,暮雪用银签……
仔仔细细写完奏折, 暮雪用银签挑了挑灯芯,静观火光跃动,等墨迹收干, 就预备按四阿哥教的方法装匣,再使人送出。
闲着看灯花, 忽然瞥见桌旁胡乱堆着的纸张。
晚一点得收起来预备出行。可是收起来之后,她倘若要再看, 好像确实有点麻烦。她忽然明白了朝廷为什么要搞这种提本奏折之类的固定格式。嬷嬷爹与庄太监他们传递上来的资料这样乱糟糟的。现在因为时间近,文书不多, 找起来也勉勉强强。可是之后她必定是要时常有新的文书,来传递消息的。一大堆堆在一起, 确实混乱。
或许她可以依葫芦画瓢学一学?朝廷能用这套制度,肯定有它的道理。若非设计的有合理之处, 也不会被采纳。
暮雪想了想,决定让人传话她的长史, 请他好好考虑考虑,想一想等安定之后公主属人所用公文制式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