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闭嘴吧你!”四阿哥骂了一句,转身出门。
他大步流星地走在前头,后头跟着端冰糖燕窝的太监,径直往四公主所在院落去。
进到屋内,瞧见暮雪那双哭肿得眼睛,四阿哥心里是有小小的愧疚的。
他清了清嗓子,道:“你的气性倒还真大,哭累了?给你煮了碗燕窝,润润嗓子。”
亲自来送吃的,这是来给她台阶下了。
暮雪心知肚明,转头请多尔济去换身衣裳,他一回来就来看她,裤脚上还沾着泥呢。
多尔济瞧出这兄妹有话要说,起身,与四阿哥对视一眼,而后走了。
“他对你还是上心的。”四阿哥同暮雪道,“方才还敢瞪我一眼呢。”
暮雪端起冰糖燕窝:“他性子急,多谢四哥包涵。”
这话大有双关之语,也是借机请四阿哥表示自己愿意就台阶下。
四阿哥在她对首的椅子上坐定,摆了摆手:“没事。
”
他犹豫了一瞬,看向暮雪:“除归化城外,库伦以西约二千余里,乌里雅苏台亦有军府。辖制土谢图汗部、车臣汗诸部。我朝虽施恩于蒙古,但也绝非是靠他们的良心。”
“喀尔喀三部,汗阿玛独挑势力最盛的土谢图汗部嫁女,一是重视、二是分化。此时正是新胜不久,漠西残部仍虎视眈眈,至少三年之内,只要土谢图汗没疯,就不可能叛乱,或者亏待于你。所以,不必害怕。”
四阿哥说的这些,是暮雪此前未曾接触过的讯息。
他一句话,能抵得上她许多绞尽脑汁的思虑。因为接受的教育不同,所站的视角不同,得知的消息也不同。
最好趁着这个机会,多向他学些事。
暮雪很郑重地向四阿哥道谢:“多谢四哥教我,这样我也可安心些。”
而后,她很腼腆地笑起来:“另外,四哥能不能教教我,给汗阿玛递奏折是怎样一个流程。我想写信给他说路上的风景呢。”
第31章 胭脂地 如今通讯极不发达、“马上相逢……
如今通讯极不发达、“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是常态。
暮雪偏偏要到漠北这样的偏远之地。
京中的消息,她很难听到。耳目不广、见闻稀少,如何能洞悉时事?自出京起, 暮雪隐隐就在担心此事。
关于传信京城这事,未出紫禁城时, 暮雪曾私下里问过宜妃。宜妃只道让她将信件交于长吏即可。她又问长吏,长吏说他是命人送到驿台, 再由驿台进行传递。旁的信息,也不大清楚。
直到问了四阿哥, 他耐着性子将整个递驿体系流程说了一遍给暮雪听,她方才明白。
信件传送乃是一种私人的传信方式, 只针对像暮雪这样的皇亲国戚。朝廷命官向皇帝汇报各地事务所使用的公文是题本,奏折等文书。
题本有点像oa流程, 送到京城之后,先送到相应部门的大臣手中, 再一层层审阅上传,直至送到皇帝手中。奏本呢,有点像直接给领导发私人邮件, 因为中间没有旁人的参与接触,更适合呈报一些私密性较强的事。现如今大多数演变成用奏折,因为纸折起来能写更多话。
暮雪想要汇报之事, 用奏折来写更合适些。
四阿哥不解:“你到底想说些什么?写信不就够了吗?”
“我预备向皇阿玛告状, 写不下。”暮雪玩笑道。
四阿哥也笑了:“行啊,敢跟我开玩笑了。”
“那是因为知道四哥疼我。”暮雪笑眯眯的说,“其实我是想向皇阿玛说一说走西口之事,以及我想找他讨个恩典——赐我归化城胭脂地。”
她将一路过来,所见走西口的雁行人之事向四阿哥说了, 重点讲了如此风向的好处。
一来促进本地的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可以为驻扎官兵提供更多的粮食。二来可以为口内贫苦人家找到一个新的活计,让他们能活下去,不至于被灾荒逼成反民。除此之外,从口内来的人越多,等于变相加强了清廷对于此地的掌控力。
“相当于屯田,平时是耕地。可万一有什么小的骚乱,不一定是战乱,这些人也能被组织起来迅速安定事端。”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能为你妹妹增加些嫁妆。”暮雪道,“只是我的想法还是不大成熟,四哥以为呢,可行不可行?”
四阿哥看着她,颇有点刮目相看的意思。其实排开女子身份而言,四公主确实是聪慧的。她生于深宫之中。此前也未曾接触过外界。身边更没有什么幕僚参谋。却仅凭自己在路途上的所见所闻便能想到这些——连寻常男儿都未必能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