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雪掀开轿帘瞧见他,心下一转,知道他在担心什么,这时候的四阿哥,有点隐形太子党的意味,于是道:“途中一切都还好。”
无论是二阿哥还是十三阿哥,都被严密看管着。但是途中的衣食住行她是看住的,并不至于吃不饱穿不暖。
四阿哥会意,微微颔首。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也没有追问。
等到回到紫禁城,康熙皇帝当即召集众臣,再一次宣布了废太子的诏令,当着大臣们的面,说到痛楚,落了泪:“……朕不得不废其太子之位。”并且再次重申了他很信任直郡王,但是直郡王鲁莽直率,自己未有立其为储之意。
虽然已经通过急传圣旨提前听说了废太子之事,但亲耳听见皇帝的这一番话,还是很震撼的。众人心中跌宕起伏,各自怀着自己的算盘。
与之相比,暮雪算是比较闲适的一位。
京中四公主提前收拾过,用了香薰,闻着就心安。她匆匆洗漱后,卧在软绣锦被中沉沉睡了一整日,终于把精神养回来。
出了太阳,侍女们将途中的衣裳和储在京城府中许久不穿的冬衣拿出来晒,公主府后院的亭子里用竹竿架晒着各色衣裳、月白湛蓝浅紫,锦绣上耀着日光,看着倒也舒坦。
京城中的产业管事早早地就预备好了,翠娘捧了一大盒新做的点心来,请暮雪慢慢享用,顺便禀告公主京城中产业的情景。
“……当铺已经开到第四间,收成很不错,账册在此,请公主过目。”
暮雪拿着一块栗子糕,咬了一半儿,另一只手翻动账本。数目稳定增长着,很不错。
“你们用心了,年底结算时该有的奖赏我单独再给你出一份。”
说着话,荣儿进来请安:“禀告主子,四贝勒来访。”
“知道了,领他到暖阁吧,备些果子饽饽。”
暮雪交代了翠姑几句,起身前去敷衍四阿哥。
有些话能说的她会说,不能透露的她一个字都不会讲,即使是四阿哥。
然而四阿哥也识趣,一见她,先说好听的话:“听闻路上四妹对于二哥和十三弟多有关照,就是我在,也不会做的更好了。”
暮雪道:“我也不懂什么其他的,左右都是骨肉,打断骨头连着筋,能够关照就关照些。”
四阿哥看着她:“四妹比从前越发沉稳了。”
哪里看得出当时送嫁时哭泣不已的样子。
“四哥也是一样。”暮雪抿了抿嘴。
这些年四阿哥修身养性的功夫越发好了,废太子如此大事,也很沉稳。
两人交换一个眼神,看破不说破,闲话了几句家常,问问福晋、额驸、孩子们好不好。
“你四嫂还是老样子,只是我们没了弘晖后,她有些郁郁寡欢。”四阿哥淡淡道,“我在京城外畅春园边置办了庄子,预备闲时带着福晋他们去庄子耕织,或许能散心。”
“听起来很好呢,若有机会,我也想去瞧瞧。”暮雪道。
说了些话,四阿哥起身告辞,暮雪客气地要留他吃饭,四阿哥只说有事,下次请暮雪到府上玩。
待四阿哥走了,荣儿看着小丫头们收拾茶具完毕,低声与暮雪道:“这四贝勒爷来去匆匆的,好像也没什么要紧话。”
暮雪只是淡淡一笑。
该试探的,该说的,她跟四阿哥都心照不宣。
看来四阿哥已经选定了一条韬光养晦的路,倒是与她不谋而合。
第144章 京城人事 雪落紫禁城,红墙覆雪,满目……
雪落紫禁城, 红墙覆雪,满目萧瑟。
十八阿哥的灵柩草草安葬,未成年夭折的皇子, 是没有正经的葬礼的,用棺椁装了, 运到陵寝外围下葬。
暮雪去送行。
送葬队伍不长,身为生母的王嫔自然不能出宫相送, 她的另外两个儿子,也就是十八阿哥一母同胞的兄长, 十五阿哥、十六阿哥跟在后边,神色哀悼。
送到景陵琉璃门内, 暮雪在灵前上了一炷香。
十五阿哥在身后道:“多谢四姐,听说在塞外时您很照顾小十八。我们额娘知道了, 也很感激。”
“只可惜终究没能……唉。”暮雪叹了口气。
目前医药的手段仍是没将十八阿哥救过来。她已经私底下同秋华交代,特意从蒙盐所收入津贴抽出一部分, 专门用于医药研究,同时趁着在京城的机会,多与传教士交流西洋医学的部分, 最好拐一个带回去归化。争取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提升医学技术。不过这些都需要时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十五阿哥扭头回望一眼幼弟的灵位, 叹了口气:“或许这就是命吧, 世事难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