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昨天刚到。”
“来了好,这边挺不错的,开垦荒地头三年不用交租子,如今交够公粮后剩下的都归自己。比口子内许多地方强。”
老农一边说着,一边拿起田埂旁的大茶壶,倒了一碗茶与她吃。
小鸾在田埂上坐下,有意无意套话。说起家人,老农倒是很高兴。“去年,公主在乡间公房设了义学,冬日猫冬时有先生来教课,我孙儿狗儿现在识字了,能背《三字经》!你来这好,能吃饱饭。我还写信给口子内侄儿也要他们想办法过来,听说公主驿道正修着要人手,管饭还给钱,这不很好么……”
絮叨了一会儿,老农继续干活,小鸾则坐在田埂上发怔。夏日的风从远处的草原吹来,掠动庄稼秆子如浪。她嗅见麦秆的清香和泥土的腥气。
十五六岁的年纪,和好友们吟诗作对,畅谈天下大事。都推崇张载之语,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只恨为女儿身不得立一番大事业。
没想到穷途末路,柳暗花明,倒真教她们寻了个可封女学士的地方。
虽然可能云起会洋洋得意,但是还是跟她说一说,想参加府试吧。
唉,也不知道荒废了这些年,能不能考得过。
那位四公主……小鸾想起她,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希望是位明主。
不过,自己也没得选。
就如同公主的府试,能够走科举路的人不大会全心全意参加,毕竟严格论起来这是一场私家的、甚至没有正经官职的考试。来参与的,想来有许多像自己一样,或者说近乎于贱籍的人。
可是公主偏偏组织了这样的考试。
或许是她也没得选,或许是她觉得,这些不入流的人也能做出一番事业。
第118章 女学士 府试那一日,天气不大……
府试那一日, 天气不大好,清晨时分,暴雨如注。一场秋雨一场寒, 这样的雨和风同时下来,着实有几分凉意。
暮雪醒来, 听见密密的雨声,心里头还有点担忧。这样大的雨, 不知道会不会有些人放弃府试。
毕竟,不是有功名可以给人的科举。纵使交上来的报名单不少, 万一瞧见大雨,妨碍过来的路途, 不来了。或者以为是天公警示,现如今的人对于这种天气兆头还是有些迷信的, 觉得这个府试未必靠谱,不来了也未可知。
她皱了皱眉。这次府试, 乃是她第一回 开科,虽然是为了补充人才,为大盛魁、胭脂地管理等方面的需要。可是她自身也瞧得很重。那些预先交上来的报名单, 她都瞧过,有不少女子也报名了呢。她因此觉得有些不同。
想了想,暮雪吩咐道:“荣儿, 你让人多拿些伞去西角门, 最好搭一个雨棚。另外让厨房熬上两锅姜汤,放在那里备用。”
西角门正是这次公主府府试考生进来的地方,顺着西角门往后边走,跑马场的位置早早地搭起了好些帐篷,里面按次摆着桌椅, 作为考场之用。
荣儿领命,立刻出去传话。小丫头打着一把大油纸伞,追在后头为她遮雨。
雨打在屋檐上,激起一层烟。
雨伞雨棚好说,荣儿往直房一传话,立刻就有太监拉扯着小厮们去准备。荣儿于是又绕到厨房去,炉子什么早升起来了,厨房的掌膳太监钱成说:“姑姑说的,我们也正想着。这种雨天,原本就会备些姜汤以供大家伙驱寒。我们立刻多熬些。”
“劳烦你了,估计还要多预备些滚烫的吃食。”
“那我再用羊骨羊杂熬汤,”钱成看了看外头的雨,“这样大的雨,也不知道到底会来多少人,这准备两锅?”
“三锅吧。”荣儿道,“多了好说,热一热再吃就成。少了反倒麻烦。”
交代完毕,荣儿又急急地奔到西角门去。离府试正式开始尚有一个时辰,又因下雨,天色暗淡,瞧着一切都是昏昏的。快到西角门的隔院廊下,正好与总管太监延喜撞见了。
延喜见这样大的雨她跑出来,便忙问:“是不是主子让你来看?”
“是,我看看有什么要帮忙的。”荣儿道,“这样大的雨,也担心是不是有人会不好过来。要不,叫些人拉着车到半路上瞧瞧?”
延喜笑着摇了摇头:“你跟我来。”
他领着她往西角门走,吩咐看门小厮开门。
角门一开,雨幕之中,公主府外已然黑压压围了一群人。
这么早,这样大的雨,竟然已经来了这么多人!荣儿瞪大了双眼。她瞧见靠在前边的一个女孩子,布鞋都深深陷进了雨后湿润的泥土里,不知站了多久,连伞都没有,拿着块布遮在头上,衣服的前边隆起一大块,显然是将考试所用的笔墨塞在了衣袍中,惟恐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