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茶宫女安静将茶盏摆好,悄无声息退到外间。
康熙皇帝盘坐在临窗炕上,神情惬意,手里拨动着一串念珠:“回去的日子定了?”
“是,五日就回去。”
他点了点头:“你出嫁后,倒是很有长进。”
“托汗阿玛的福。”
暮雪坐在宫墩儿上,垂着眼眸,很恭敬的模样。
“外头走一趟,倒见识了许多事。好歹也是汗阿玛的女儿,民间都说,虎父无犬女。”
康熙皇帝微笑起来:“很好。你如今很聪慧,在归化待着,朕放心。”
“女儿在漠上待了两年,倒有一些感悟,只是不大成熟。”
“对阿玛有什么不可说的,你讲,朕保准不笑你。”
暮雪捏着茶盏,笑起来:“仰仗汗阿玛天威,蒙古得以平定,女儿所到部落,都诉说博达格汗的功绩。我特别喜欢听,觉得有荣与共,只是零零散散的,恨听不全。何不编著一部大书,将汗阿玛平定朔漠的来去以及赫赫战功完备的记下来?此书若成,当世可宣于蒙古诸部,宣扬天恩。也可为后世留名留鉴。”
彰显文治武功、青史留名,如此提议让康熙皇帝不自觉拨动了一下念珠。
他心动了。
暮雪察觉到这一点,起身郑重道:“儿臣请修《平定朔漠方志》,使千秋皆知,我大清平定朔漠,是以人心为长城,天命之所归。”
“好一个人心为长城,天命之所归。”康熙皇帝大笑起来,以一种很欣慰的目光看着她,“修书之事,确实不错。只是非你一人之力可成,回头我让阁臣与翰林院好好商议一番,拿出个章程。你可帮着瞧一瞧。”
暮雪笑道,“女儿本就是满蒙之桥梁,此书有关蒙古事,义不容辞。”
正说着话,忽然听见外间梁九功为难的声音:“万岁爷,有紧急军机送至。”
康熙皇帝的笑意消散了,皱一皱眉。“送进来。”
梁九功领着一人捧着奏匣进来。
暮雪见状,识趣起身告退,心里猜测着会是什么事,竟然这样着急。
然而才走到外间,就听见康熙皇帝喊她:“回来。”
还有她的事?暮雪一愣,快步回到殿中。
康熙皇帝长长叹息了一声,将奏章递给她。
暮雪低头,待看清了纸上内容,一双眼霎时睁大。
“土谢图汗亡故了?”
康熙皇帝点头,面无表情地召来待命翰林:
“拟旨,土谢图汗部自归附以来,忠心可嘉,兹闻溘逝,深为轸恤。敦多布多尔济系嫡长孙,恭顺勤恪、才具明练,着承袭汗号,为札萨克亲王,统率旧部。”
第92章 风雪归人 整个漠北都在下雪。 ……
整个漠北都在下雪。
多尔济立在灵前, 祷告完毕,为祖父献上一炷香。
喇嘛念经声维持着一种特定的韵律,在这满是梵香的丧帐, 有一种昏昏沉沉的感觉。
寒风起,祖父又开始咳嗽, 原本以为这只不过是同往常一样,病上那么一个秋冬, 到开春就好了。可是终于没能挨到下一个春天来临。
最后那几天,祖父几乎整日都在昏睡, 直到一个初雪降落的日子,他终于清醒过来。
“是什么时候了?”
守在塌前的多尔济猛地抬眸, 见着他竟有力气说话,心下松了一口气:“快到申时了。”
“我是问, 什么月份?”
“寒月了。”
蒙古历法,正是该宰羊储肉, 酿造奶酒,预备过冬的时候。
“牲畜们如何?”
“很好,一切皆如之前一样。”
多尔济上前扶住祖父的手, 帮助他坐正。
土谢图汗却挥了挥手:“没事,我有力气。”
他那浑浊的老眼往帘外看了一眼,那里透进一丝耀眼的光, 通常是雪里才能映照出这样的白的光。
“下雪了?”
“昨天夜里开始下的, 今年第一场雪。”
草原上的第一场雪总是来得突然,就像死亡,土谢图汗想。
他坐了一会儿,忽然道:“扶我出去看看。”
“您身子骨才好,不好经风。”
多尔济皱了皱眉, 劝说道。
土谢图汗望
向他,这个孙儿正是最好的年华,壮实得像一匹骏马。望着他,却又好像望见了另一个男儿——土谢图汗引以为傲却早已失去的长子。
多尔济继承了他父亲浓密的眉毛,轮廓很像,只是五官有点随他秀气的母亲。
土谢图汗伸手,揉了一把他的头顶,那头发像黑色小马驹的鬃毛一样浓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