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还有……皇上?”
赵明蕊看着眼前两个都穿着民间服饰的男女,满脸愕然。
宜妃?
楚瑶着实没料到,这个时辰,她竟然还会出现在自己宫门口。
赵明蕊从最初的震惊中回过神,当即明白自己失仪于御前,立刻行礼。
“臣妾参见皇上。”她稳住满腔疑窦,睁着无辜的眼问道:“皇上、殿下,您二位这是出宫了? ”
两人一身民间打扮,完全不用解释。
楚玄微挑眉,反问:“宜妃为何会在此?”
赵明蕊欠身答道:“今夜乞巧祭,臣妾本想着要探望殿下,没曾想刚才守门的说殿下今日不适……”
后面“已歇下”这话她故意省去,但眼睛瞄向楚瑶,后者心里咯噔一跳。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只是赵明蕊的眼神……让楚瑶莫名想起今天钗贩子那番话。
“长公主身体不适,朕与她去宫外访医。”楚玄忽地开口。
赵明蕊自然不敢问下去,若说到名医,这宫外的医者哪比得上太医院那帮人?但她顺势说道:“那,不知殿下可否寻得良方?刚才臣妾听闻殿下抱恙,特地回披香殿取了一支人参,想给殿下送来补补身子。”
她身后,侍女阿枳捧着朱盘,上头正摆着一长方形木盒。
楚瑶意外地看了一眼赵明蕊,没想到对方竟然做到这种程度,心中暗暗叹一声,随即说:“皇上、宜妃,夜深风凉,不如先进去说话罢。”
一行人进到长乐宫内,楚瑶命人备上茶具瓜果。
宜妃对她的“病”极为关心,还叮嘱青箩要好生照顾,包括如何烹煮那根参。楚瑶发现楚玄坐在旁边,脸上不喜不怒,一时间也猜不准他的心思。
这时,赵明蕊又捧着热茶到她面前。
看着这张沉鱼落雁之容,楚瑶十分清楚赵明蕊心中那些小九九。
既入宫为妃,自然要争宠。赵明蕊向她献殷勤,无非是想近水楼台先得月,难得对方如此卖力,她这当皇姐的,顺水推舟一次又何妨呢?
更何况,这美人还是自己替楚玄挑的。
楚瑶心中有了主意,伸手轻扶住额,声音也弱了几分,“也不知道是否外头风大,感觉这头有些晕。宜妃,今夜难得你有心,本殿有一事想劳烦你。”
楚玄目光微凝。
“是这样,今夜乃皇上生辰。”楚瑶只看向一脸惊喜状的赵明蕊,说:“皇上生性节俭,不欲铺张,所以想劳烦你亲自下厨,为皇上煮一碗长寿面。这面上头再摊一枚煎蛋,甜口味的,可以吗?”
赵明蕊难以抑制微勾的嘴角,忙道:“殿下,您怎说这样客气的话?既是皇上生辰,臣妾自然做什么都是应该的。”
“皇上,臣妾罪该万死,竟不知今日乃天子生辰。臣妾,这就去给您备上长寿面。”
楚玄盯着她娇美的脸蛋,眸色愈发深沉,最后他将目光转向旁边的楚瑶,平静地说:“那,就有劳宜妃了。”
瞬间,有两个人都暗暗松了口气。
一个是宜妃,她满面笑意带着人下去。另一个则是楚瑶,她偷偷瞄向楚玄,发现他脸上平静无波,心道其实自己挑的这美人还是不错的,起码……颇得圣心。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宜妃亲自下厨煮好的长寿面便呈到桌上。
白如雪的瓷碗中,面条浸在甜汤里,上头覆着圆圆的鸡蛋,卖相虽朴素,但却与楚瑶所煮的差不多。
“皇上,臣妾手拙,谨以这碗长寿面祝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依朕看,宜妃你是过谦了。”楚玄接过来喜盛好的面汤,试了几口后便放下,用锦帛轻拭完嘴角后,说道:“你这手艺不错。”
他特地看了眼楚瑶,又说:“比之长公主,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赵明蕊忙道不敢跟殿下相比。楚瑶没想到他居然会这么说,一时间竟有些怔愣。
“朕这么说,皇姐不会介意吧?”
楚瑶摇头,“当然不介意。”
她看向千娇百媚的赵明蕊,那些身为长公主应该说的话想也不用多想,张口就道:“宜妃出身官家,非但知书识礼,厨艺竟然还如此了得,实乃皇上的福气。”
这姐弟俩一来一回,倒把赵明蕊说得双颊绯红,煞是动人。
楚玄见状,索性站起身,“天色已晚,就不叨扰皇姐歇息了。宜妃,走吧。”
“是,皇上。”赵明蕊自然满面春色。
送走皇弟与他的嫔妃,楚瑶缓缓坐下,脸色疲态毕现。
青箩瞅着桌上只被楚玄试过几口的长寿面,轻哼道:“这宜妃可真是不简单。守门的小安子说了,酉时那会儿她就来了,他按您交待的打发她,没成想戌时她居然又到长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