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峥的目的达到了。
他借助反派一角,拿到了更多样化的剧本,其他导演看到了他除了扮演花瓶之外的潜力,邀请他饰演其他角色
上完综艺,知名度提升更广了。
赵峥距离二线更近了。
苏星的提升也很明显,他和赵峥被拉出来做对比,同样的美惨强,但演绎的方式不同,各有特点,观众看了难忘,重刷几遍也是常有的事。
四月一过,米觅新剧剧本终于写完了,命名为《过客》。
微号上,米觅发布了动态:【《过客》筹备中。】
粉丝期待中。
“我听传闻说,新剧是讲文物的?”
“文物还挺新奇,不过要怎麽讲?”
“既然是文物,怎麽是用这个名字,有什麽深意吗?”
讨论的粉丝多了,还有纯支持的,在评论区留言。
“期待!”
米觅突然发现,她的粉丝数到一万二了,诶?先前不是还三千多吗?没记错的话,是这个数,怎麽一段时间没上就到一万二了?
电视剧这麽吸粉的吗?
难怪导演都喜欢拍电视剧,一部电视剧比好多短剧都能涨粉。
米觅也只是感慨了一秒,满足了一会,数值的增长并未带来太多情绪,【我以为到一万还要再拍许多短剧来着,没想到这就过了,五位数也没什麽实感。】
但仔细想来,她从开始拍摄到现在都过了两年了,光阴似箭哪。
【我都在这边过了两个新年,好像也不是很快。】
名导系统:【觅觅越来越好了。】
米觅感觉它的机械音都有了人情味,不禁笑笑:【越来越好,也只是刚起步,未来的路还要走很久。】
【对比大导演,我还是个小导演。】
【不过升级还是挺有意思的,像是玩游戏一样。】
米觅又问:【我刚想起来,《仙》应该结算了吧。】
名导系统:【是的。】
【本次结算积分为二十万。】
米觅一惊:【二十万?怎麽会这麽多?上次拍摄的《我在古代被人人崇拜的那些年》才十万啊。】
米觅觉得,《仙》好像还比不上《我在古代被人人崇拜的那些年》。
怎麽结算反而比《我在古代被人人崇拜的那些年》多一倍?
这也太奇怪了吧。
名导系统解释:【意义系数加成最大,知名度加成有一定提升。】
米觅疑惑:【意义系数是什麽?】
名导系统:【《仙》的价值。】
米觅还是没明白:【价值?它的价值?】
名导系统继续解释:【教育和研究价值,例如觅觅你提供的《道德经》和其他经典书籍,系统结算公式的系数随时都会更新,也会纳入新的系数参与计算。】
米觅又一次长见识了:【也就是说,公式里的没有完全固定系数,还有加入的变量?】
名导系统:【对。】
【知名度提升,参考的数值也在提升,个人ip在没有更换姓名之前,是固定纳入计算的一个数值。】
米觅:【难怪你们要讲知名度,原来还有个人ip,那要是特别有名,个人ip的系数岂不是爆表了?】
名导系统:【有上限,但也有例外情况,如果个人影响力足够大,计算公式将只有个人+质量,或者个人。】
米觅:【那岂不是名字就是最好的招牌了?】
名导系统:【可以这麽理解。】
米觅只能想到《风十一》播出期间,原导和袁导的一次下场,直接带动了当天收视率。
他们甚至都不用推荐,单是拍摄完视频一发,《风十一》收视率就突破了新高。
这就是国民级别大导演的威力吗?
米觅若有所思,目前的她是达不到这种影响力的,哪怕是平台宣传她的剧,都要带上继xx剧之后力作的标题,而不是摆出她的名字。
观众们最熟悉的是火过的剧,而不是导演。
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要成为这样的导演,的的确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的她只是被平台抢夺而已,还不是观众熟知的程度。
她没有理由骄傲和自满,谦虚才能使人进步,这句话真的太有道理了。
因而在方莉与她交谈一些事之后,她发出感慨:【我觉得我还是太弱了。】
方莉:【?太……弱?】
米觅格外诚恳:【如果我够强,大家只需要摆出我的名字就够了,而不是某某剧导演。】
方莉觉得好有道理,并鼓励了她:【加油!】
随后方莉看着那句【我会的】陷入了沉默,等等,她刚刚是不是顺着米导承认太弱了?
米导很弱吗?
拍一部爆一部很弱吗?
方莉打了个问号,这叫弱,那其他导演叫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