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拍剧爆红全网(194)

作者:若水然 阅读记录

就是,很多类似的剧播出后,引来的骂声很多。

“不是……我知道你们想模仿《我在古代被人人崇拜的那些年》,可是这也不合理啊,金手指开那麽大,刻意be,是不是完全不科学?”

“不是,这部剧也没金手指,它能成功显得隔壁的全员be很可笑。”

总之,类似的骂声真的很多。

这些人又发现了,米觅的剧还真不好模仿。

倒也不是没有编剧愿意写《我在古代被人人崇拜的那些年》这类型的剧本,可是写归写了,实际拍摄又是另一码事了。

演员们这个觉得,自己没有高光,那个觉得我有后台,凭什麽我演这种角色,为了改剧本和高光“打”起来了。

到最后的成品,也就不伦不类了。

真正能够按照剧本拍摄出来的剧组都很少。

欺诈多了,网友也怒了。

“不是,你们按照剧本拍不行吗,那剧本都没你们改得烂!”

“我都不知道我看了个什麽玩意!什麽鬼,和米导《我在古代被人人崇拜的那些年》比起来差远了!”

“倒是有部和米导拍的差不多,但是那演技……把我糊一脸,我真的,啃不下这麽糙的糠,还不如回去重刷。”

“我不明白,为什麽这些导演照抄都不会?有那麽难吗,我们的要求很高吗?”

无脑跟风的剧组折了大半。

但真正拍得好的,也不是没有,只是人家要麽选择了全员be的结局,要麽选择了为理想与信念付出,要麽纯粹拍玛丽苏的,成绩都还不错。

这些编剧操刀写出来的作品,在剧组里都有一定的话语权,演员们改戏加戏都在一定范围内。

网友们觉得:“其实咱们还是有不少编剧和导演很有想法的。”

“他们主线很明确,逻辑合理,结局也不突兀,演员演技也很不错。”

“比起那些抄作业都抄不明白的导演强多了。”

真正能分析出《我在古代被人人崇拜的那些年》卖点的人,会选择一定程度的内容进行创作,借着这个壳子,创作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并不是没有自己思考的。

“其实,我还是有点欣慰的,好像从《大庸女将》开始,有不少火剧诞生了,并不仅仅只是以前的狗血作用域了,有些披着狗血的壳子,却是另一番天地。”

“我觉得,能看的剧多了。”

“至始至终都不缺少有本事的人,只要有一个方向,我们就能看到新的类型剧。”

当《风十一》一火,不少导演又懂了,原来这种剧也能火。

并不是一定要围绕什麽样的狗血才能火,而是市场需要不同的剧。

不过,《风十一》更容易仿拍。

因为它的故事不难。

但是,能写出李编剧那种程度的剧本,却是不多的。

《风十一》的故事不复杂,可是拍它的导演也不是一般人。

《风十一》能火,不仅仅是剧本和导演的功劳,还有演员演技的奉献,布景上也是下了功夫的。

有不少人开始尝试了。

米觅听见关于《风十一》的结局,都是十二月底了,不禁恍惚。

……原来《风十一》都结局了。

这时候天也很冷了,她大概能在年前拍完,估摸着下个月就行。

米觅也终于看到了曙光。

当《仙》杀青,她同剧组庆贺完,迎着漆黑的夜,踩着飘落的雪,慢悠悠走着。

冷空气一刮,都没能影响她的心情。

又拍完了一部剧,还是首部电视剧,米觅有点感慨,这是她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三年。

又快过一个年了。

难得有一个放松的日子,她一步一步走回了小区。

一辆车在她之前开进小区,车内的傅陵往旁一瞥,有点……像他的邻居?

米觅没有多留意,和傅陵前后脚进了电梯。

终于到家了,她才喝了点徐姨煮的姜茶。

徐宁:“驱驱寒,大晚上的,走回来怪冷的。”

米觅捧着杯子,手心里的温度蒸腾,却不会烫手,她笑了起来:“好哦,有徐姨真好。”

有时候,徐宁会觉得米觅有点孩子气,笑起来不像是工作了多年的人。

“我听说你很久没有吃过蒸的橙子了,给你煮了一个,这家橙子很甜。”

米觅诧异,这是她偶尔提的了,她也不记得了,徐姨竟然记得,“我确实,有很久没吃了。”

应该说,这事要回溯到上一世幼年时候了。

她其实也不记得是咳嗽还什麽病了,邻居阿姨给她蒸了一颗橙子,那晚吃完也就好了,好像也是个冬天吧,那颗橙子吃下去很暖和,还很甜。

后来,再也没有过了。

在后来,她自己蒸过一次,却怎麽也找不回幼年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