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包括滋补用药,人参、铁皮石斛、巴戟天、菟丝子等等。
想着等什么时候,也跟着谢允学学这中医开药的本事,说不定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也能派上一丁点的用处呢!
直到童梓病好,已经过去一整个星期,12楼才恢复了元气。
可除了12楼的,公寓楼里剩下的地方,都已经是尸横遍野、人间炼狱。
他们在楼上待着,楼下翻涌上来的阵阵酸臭,混合着尸臭,简直让人难受到熏眼睛。
这场病,定然让楼里死的人不少,并且都是把人拖到极其痛苦的程度,才要命的。
最开始的那两日,楼梯上的两个报警器彻夜不休的响,就像是坏掉了一样。
但大家都知道,这是有楼里的人,不停的试图闯上12楼。
后来,慢慢的就少了,直到第七天,一整天都没再有人上楼。
“楼里的尸体,咱们得清理一下了,天气热,再这样放任下去,迟早要滋生出新的疫病。”谢允郑重提议道。
经过霍乱的这一遭,谢允已经成为12楼的疫病指挥专家,他说要注意哪里,其余人没有不听的。
于是,12楼的5个人,组成了清理小分队,在第七日的晚上,打着灯,开始逐楼往下打扫卫生。
首先便是清理尸体,所有人都戴上了口罩,穿上了长袖长裤、窟上了双层的乳胶手套,做好了全套的防护。
这当然是谢允的要求,不少尸体已经开始腐烂生蛆,和撒在楼梯上的呕吐物、排泄物粘连在一起,想不作呕都难!
本来最好的做法应该是生火焚化这些尸体,可现在外面大雨倾盆,根本没有那个条件生起足够的大火。
若是在楼里面,万一引燃了楼房,那就得不偿失了。
大伙选择将尸体扔进楼下的水里,怕传染霍乱,大不了他们就不出门,待在家里静待官方出手。
细数囤的粮食,除了大米不太够,光是羊肉、蛇肉、鱼肉罐头和海鲜罐头,足够他们吃上大半年的。
有水有电,他们怕什么!
5个人下楼,一层层抛尸,不得不感慨,这场疫病太过于强势,光是11到12层的楼梯上,就有22具尸体。
一路下到8楼,一共65具尸体。
抛完了尸体,第二步则是用水清理地面,于多多从自家拿出大几十米长的软管,这原本是她买了洗车用的,现在正好用来冲洗楼梯!
血污、呕吐物和排泄物,只有用流动的清水才能带走。
水管的端头还有可以变换的出水喷头,于多多是用的强压水线,将楼梯上清理干净的。
于多多的清理工作完成后,谢允则紧随其后,用浇蔬菜的花洒,装了泡开的84消毒泡腾片的水,均匀的撒在楼梯上,以去除疫病残留的风险。
经过这么一番处理,楼里终于恢复了原本的光亮。
第二天,一大早,12楼的几个人,则下楼挨家挨户去敲门查探了,他们想知道楼里目前还有多少人。
毕竟每层20户,一家平均按两人来算,一层满打满算也就40人,3层多不过120人,死亡人数已经过半。
更何况,楼里根本不会完全住满,这样算下来,可能楼里剩下的人数,都不足二三十人。
得病的人死得突然,先前楼里分发出去的粮食,必然有人家里剩余。
于多多和谢允都是没什么忌讳的人,毕竟已经死过一回了,提出要去搜死难者家时,其他几个人都犹豫了……
可很快就放弃了挣扎,天灾已经开始这么久,眼看着就要接近两月,经历了这么多事情,次次都凶险。
哪一次不是得依靠他们自己去挺过来的,只要这天灾一天不结束,他们就还得继续苟着,谁知道后面还有多久。
明摆着的粮食,即便她们不拿,以后也会有外头搬进来的人拿去,她们凭什么要便宜了别人。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5个人一起下了楼,于多多负责用小铁锤敲门,五声敲门响,依旧没有人应答,则由卫冬主刀撬门锁。
敲遍了楼下的3层60户,和于多多她们猜想的一样,有人的不过还剩下13户,估摸着不超过30人。
但这一趟的收获不小,回收未开封大米2500斤!
第124章 辉江大坝决堤
这些应该都是先前于多多从陆易那里弄来,让小周分发给楼里人的。
兜兜转转一大圈,虽说少了大半,但也还是回到了12楼手里。
2500斤大米,够12楼的6个人,吃上一整年都是没有问题的了。
还搜罗到不少日常用品,洗发露沐浴露肥皂一类,关在柜子里的冬日大棉被也被拽了出来,搬上了12楼。
童梓等人本来并不愿意收别人用过的这些个床上旧物,可现在已经处于十月,再往后,怕是要入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