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收到了晏姝的拜帖,笑道:“淑荣啊,这孩子是忙完了,刚好把前些日子准备的冬衣取过来,若有不合适的地方可以改一改。”
“您这么宠着殿下啊,可是殿下天大的福分。”乔嬷嬷笑着给太后添茶。
太后抿了口茶:“礼下于人,还不是因为有求姝儿嘛。”
“您可说,灵犀公主还小,倒也不用着急。”乔嬷嬷说。
太后摇头:“先帝留下的子嗣本就不多,灵犀又是最小的,从小就被养在别处,说到底啊,稚子何辜。”
“您说的是。”乔嬷嬷吩咐人去织造局把为国安公主做好的冬衣送过来,同时让负责掌管成衣的绣娘第二日早早过来福寿宫候着,公主殿下的衣裙若是不合适,还能及时改。
晏姝是第二天早晨入宫的,宫门口不止有乔嬷嬷,还有一顶软轿,十月的天已经微凉,太后怕晏姝招了风寒,特地下了懿旨,以后国安公主入宫都可坐软轿。
晏姝冲着福寿宫的方向谢恩后,坐上了软轿进宫。
福寿宫里,早早烧了地龙,屋子里温暖如春,太后牵着是灵犀小公主的手在门口遛弯儿,晏姝下了是软轿,往福寿宫里来,见到太后领着灵犀公主,微微挑眉。
“灵犀公主还不太会说话。”乔嬷嬷说。
晏姝明白了其中的含义,立刻走上前:“儿臣给母后请安。”
“这是忙完了,快到屋子里去。”太后说着扶起来了晏姝。
晏姝顺势搀扶着太后,笑呵呵的对灵犀公主说:“妹妹今日的裙子可真好看。”
灵犀公主像是没听到似的,只站在太后身边,低着头。
太后看着晏姝,轻轻地摇了摇头。
晏姝给了太后一个安心的眼神儿,三人进屋。
太后问起来晏姝家里的事情,晏姝慢声细语的说着话,不时的看一眼在旁边摆弄着玉佩的灵犀公主,那玉佩极小,做工十分精致,下面坠着的金铃铛已有些变形,看样子戴了不少年头。
“灵犀今年几岁了?”晏姝问。
太后看了眼灵犀公主,说:“已经马上五岁了。”
“巧了,我长兄有个儿子,年纪相仿,母后可以让我带着灵犀出去住几日吗?”晏姝说。
灵犀公主突然抬起头,眼底有一闪而过的惶恐,迅速低下头,一不小心捏得金铃铛都瘪了下去。
晏姝微微挑眉,这小姑娘的手劲儿可不小呢。
第437章 带着灵犀公主出宫
晏姝提到这里了,太后抬眸看了眼乔嬷嬷,乔嬷嬷微微摇头,意思是她并没有说。
太后笑着点头:“好,灵犀还没有出宫过,刚好可以出去转转。”
这原本让太后想了好多说辞的事,竟如此轻而易举的成了,清了清嗓子:“姝儿,冬日里的棉衣给你准备了几身,让绣工进来给姝儿试衣,不合适的就改一改。”
“母后,那我过年新衣个就有了。”晏姝笑嘻嘻的说:“回头,一年四季就跑母后这里来。”
太后让乔嬷嬷带绣工进来,晏姝在屏风后面试衣。
“灵犀,要不要去宫外玩儿?”太后柔声问。
灵犀公主抬头看太后,眼神茫然,像是在努力思考太后的意思,又好像脑子里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
太后叹了口气,轻轻地揉了揉灵犀公主的发顶:“去外面走一走,或许就开朗了。”
御医不是没看过,可都束手无策,灵犀公主也不是完全不会说话,但只会叫母后、饿,睡,余下的就都不会说了,但又不是傻,毕竟吃喝拉撒也都知道。
太后一直以来都是仁厚的人,灵犀公主又没什么威胁,所以想要好好的养大,偏偏又不太好养。
目光落在灵犀公主的那块小玉佩上,起身从架子上取来个小盒子,打开盒子送到灵犀公主面前:“看看喜欢吗?”
里面放了四块做工精巧的小玉佩,每一块玉佩都坠着形状各异的小铃铛,虽和灵犀公主身上的那块不太一样,但出自一人之手,倒也大同小异。
灵犀公主看看匣子里的玉佩,低头看看自己的玉佩,轻轻地摇头。
太后知道那块玉佩是灵犀公主的生母留给她的,看灵犀公主捂着玉佩的样子,忍不住心酸。
“灵犀,这些都给你,母后也不要你身上的玉佩,但是你那块玉佩的小铃铛都不响了,可以让工匠修复一下,好不好?”太后问。
灵犀公主抬头看太后,大眼睛里开始蓄泪。
太后急忙说:“灵犀乖,母后不要了,可不能哭了。”
“给、母后。”灵犀公主把腰上的玉佩摘下来,双手小心翼翼的捧着送到太后面前。
太后心里酸涩,孩子都要哭了,这玉佩自己可怎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