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正春暖花开之时,晏姝看着外面已经开始整理田地的庄户,耕牛遍地走的景象让人心安。
傅少衡坐在旁边,取了披风披在晏姝的身上:“春风凉。”
“嗯。”晏姝应声。
傅少衡见晏姝一直看着田地,问:“姝儿可喜欢田园生活。”
“喜欢,不过我在想的是朝廷里接下来要做的事,正春耕农时,户部多年亏空,不知今春能否让百姓都有良种。”晏姝收回目光看着傅少衡:“也在想,他们会如何安置你在朝廷里的位置。”
傅少衡微微挑眉:“不如我们把彼此想到的都写在纸上,看看是不是想到一起去了。”
晏姝笑了:“好啊。”
傅少衡从旁边小架子上取来了笔墨纸砚,一人一张纸,分别写好后交给对方。
晏姝打开傅少衡的字条,看到摄政二字的时候,忍不住笑了。
同时,傅少衡摊开了晏姝的字条,两个人写的竟都是摄政二字。
何为摄政,乃当今皇上的左膀右臂,大安国百废待兴是其一,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登基,朝廷新老臣工要稳定下来最快也需三年,因三年一科举,遴选治世之才,所以需要一人能震慑群臣,唯有傅少衡。
晏姝抬眸:“傅家军,到任何时候都是你的仰仗,傅家是忠臣,也是孤臣,所以我才有此猜测。”
“当今还是太子时,我们在白契共事的时候十分默契,这是其一,其二,因姝儿是我的妻,摄政之权,给我如同给你,我们要为新君效犬马之劳,所以我才会有如此猜测。”
二人会心一笑,字条焚了个干净,马车在日落时分入了皇城……
第363章 来了,就没想让你们走
京城里,一切如常。
百姓往来,商贩走街串巷,日暮时分更添了烟火气,挑着担子的小贩想要把今日的货物卖光,扯开嗓子高声吆喝,脾气急躁的母亲寻找贪玩的孩童,扯开嗓子喊着自家顽皮的娃娃归家。
在这样的喧闹中,没有任何标识的马车根本引不起任何人的注意,况且这马车没有走主街,而是走了相对安静的小巷子,没有在东城停留,而是往西城的晏家去了。
晏修然在书房,陈嬷嬷过来掌灯,小院子里洒扫的干净,略显得冷清,院子里种了一棵石榴树,已经发芽。
“老太太,咱们家姑娘到门口了。”守门的小厮欢快的跑进来通禀。
陈嬷嬷又惊又喜,惊的是还不到三日回门的时候,喜的是小姐在婆家不单单被重视,颇有几分阖家上下都格外宠爱的意思,若不然怎么能有再拜堂的安排,这个是京城里头一遭,高门大户重规矩,难得一见,就是寻常百姓也不会如此折腾的呢。
晏修然已经到走出来了,扶着陈嬷嬷往门口迎接。
晏姝下了马车,笑吟吟的快步进门来,傅少衡紧随其后,提着登门的礼。
“干娘。”晏姝过来抱住了陈嬷嬷的手臂。
陈嬷嬷这一双眼睛可是极厉害的,看得出来小姐和姑爷已是正经的真夫妻,心里头格外欢喜:“小姐快些进门,姑爷头一次登门,得准备席面。”
“已经让人去四海食府定了席面,不用您老操持。”晏姝扶着陈嬷嬷往堂屋去。
傅少衡上前一步,拱手一礼:“舅兄。”
“妹婿。”晏修然还礼,侧身:“请。”
二人去书房喝茶。
小院子里一下就热闹起来了,晏姝和陈嬷嬷说着体己话,用过了晚饭,傅少衡跟晏姝说要出去走一遭,晏姝让他万事小心。
夜深,还是四海食府,傅少衡赴宴而来。
单间雅座里,开元帝笑吟吟的看着傅少衡:“妹婿看来春风得意啊。”
“少衡叩见陛下。”傅少衡倒身便拜。
开元帝看了福宁一眼,福宁心领神会立刻扶住了傅少衡。
“自家人,不必多礼,又无外人。”开元帝请傅少衡落座:“姝儿没来?”
傅少衡大大方方坐下后说:“有些娇气,在跟奶娘诉苦。”
话是这么说,但傅少衡那表情分明是有些窃喜的。
开元帝强忍着笑,摇头:“你个武夫,不懂怜香惜玉,回头看母后不罚你的。”
晏姝是国安公主,举国皆知。
开元帝能登上大宝,国安公主的功劳比当初的长公主更胜一筹,最重要的是傅家的爵位和兵权都交给了天家不说,还迁出了京城,退的那叫一个干净。
所以,国安公主比当初的长公主要聪明也更没有揽权在手的心思。
当然了,朝臣多知帝王局,傅家能全身而退,足以见得一家人上下齐心,虽非晏姝一人功劳,可若无晏姝步步为营的布局,帝王局中能全身而退的人,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