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华明白,晏姝比她更清楚,对别人来说是预判,而她是亲眼所见。
一把籼米能点醒了皇后,不单单会救了太子和皇后,也能救郑家全族,凭这份恩情在手,武元侯府就必定能屹立不倒。
她不能明说,更不能打听,只能着,若是婆母回来得早,事情就成了。
回来的越早,越证明皇后娘娘明白了自己的用意,并且出手果决。
天牢里。
秦夫人腰背挺直的坐在木板床上,本花白的头发,如今已再也看不到一点点儿黑色了。
隔着木栅栏,郑皇后看到秦夫人的时候,眼圈微微泛红,竟有唇亡齿寒的感觉,若有一天太子失利,自己怕都没有秦夫人这份沉稳。
“侯夫人,皇后娘娘来看您了。”乔淑荣出声。
秦夫人缓缓地睁开眼睛,看清外面的人,赶紧起身走过来行大礼。
“箬竹,快快请起。”郑皇后递过去一个眼色,乔淑荣立刻去要来了监室的钥匙,打开门,郑皇后走进来把不肯起身的秦夫人扶起来。
这一搭手,发现秦夫人的手冰冷到刺骨,沉声:“稍稍忍耐片刻,咱们先说说话。”
秦夫人抬头,一开口声音沙哑到粗噶:“皇后娘娘快回宫去,免得被连累了,影响太子被人置喙。”
郑皇后握着秦夫人的手用了些许力气:“世子夫人已经无碍,今儿淑荣过去看过了,孩子送了本宫一把籼米,箬竹怎么看?”
“我的姝儿啊。”秦夫人听到晏姝的消息,落下泪来,虽不是自己亲生亲养的孩子,甚至嫁过来这些日子都没享过一天福,却真真是为了侯府考虑长远。
郑皇后拿了帕子给秦夫人擦泪:“箬竹,世子夫人是个好的,顶顶好的。”
“是啊。”秦夫人看着郑皇后:“她所做,便是臣妇所想。”
郑皇后心里瞬间释然了,拍了拍秦夫人的手:“你稍稍忍耐,明日本宫亲自送你回府!”
第35章 侯府庶长子归来
京城外,一匹快马飞奔而至。
掌灯后,晏姝在书房里看行军图,这是武元侯府才有的,虽不是舆图,但已足够详细了。
大安李氏江山,幅员辽阔,四方接壤之国,东有扶桑,那有南昭,奉大安为主国,顺表降书早在五十年前就已经送交朝廷,唯有西南白契和西北黑契不肯臣服,所以从南昭临界的南望山,沿古纳河一直到最北的北望山为大安和两契的界河,两国都以此为天险,而据守。
白契还有神女山脉为天险,在古纳河以西,也正因为神女山脉常年积雪,白契的部族生活极为艰难,一直都有迁都大安江南的野心,却一直都没有行动,焦子旭率三十万大军驻守南望山,偶有交战,但都算不得什么大事。
与白契不同,黑契有广袤的草原,兵强马壮,一直都以骁勇善战著称,所以北望山驻兵六十万,这六十万正是傅家军,侯爷常年镇守在北望山,保大安太平。
而古纳河往东有百岭山脉蜿蜒千里,这里曾属于黑契,是武元侯夫妇用了十年时间,为大安开疆拓土,把黑契赶到古纳河西岸的。
按理说,这丰功伟绩可彪炳史册。
但正因为连强大的黑契都不是傅家军的对手,早在承武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发狠要效仿父皇夺逍遥侯兵权而夺武元侯兵权在手。
所谓的帝王局,比晏姝设想的还要早很多年。
晏姝看着行军图,手指点在了渭水河上,渭水河西起神女山脉的末端,在黑契和白契之间的那段河流叫土拉河,土拉河过古纳河到大安境内,命名渭水,大安从渭水分南北,渭水那为江南,北为江北,渭水东流入海,是大安国内第一东西漕运河,南北则只有一些内陆渭水分支河流,具体则不在行军图上。
如今,承武帝只想要傅家兵权,却给后世留下了莫大的隐患而不自知,上一世傅家倾倒之后,二皇子登基,志得意满开南北漕运河,劳民伤财十几年后,白契和黑契放下成见,合二为一,就是从丝北望山一路杀过来的。
虽然晏姝没看到大安国灭亡,但两契发兵,大安国只有逍遥侯岳淮南和驸马岳淮北两个年迈的兄弟替君出征,国无大将的情况下,怎么能不败呢?
傅少衡若想得胜,需长驱直入黑契,把黑契打服了才行,可是三年的话,太久了,变数也太多了。
收起行军图,晏姝从书架上拿下来一本兵法,坐下来仔细的翻看,她并不懂得带兵打仗,但知未来,懂人性,想要找到个合适的法子帮傅少衡,也未必不能。
“少夫人,大公子回来了。”杏花进来禀报。
晏姝心中一喜,上一世谁都没注意到侯府这位庶长子,却少有人知道这位庶长子的本事,不管是侯爷还是秦夫人非但没有苛待这位庶长子,甚至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让他在庙堂之外,江湖之中有一定的地位,要说缺点,孝到极致反成愚,所以上一世他并没有让武元侯府避过死劫,也没有极致的利用手里的能力,为武元侯府报仇,而是伤情太深,暴毙而亡了,也有传言是追随傅家上下一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