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称呼让三夫人都绝望了。
晏姝确实受宠,不管自己服气不服气都没用,就连一家之主都如此敬重的晚辈,自己后悔了。
可这个世上,哪里有后悔药?
从他们来京城的时候就注定今日的情形了,只是自己后知后觉,如今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在这里,得听他们安排。
晏姝回道:“父亲,玉琴年纪也不小了,留在京中吧,议亲的事不能耽搁。”
“我不要在京城!”傅玉琴脱口而出。
傅三爷厉声:“听着!”
晏姝看武元侯。
武元侯微微蹙眉:“身为家主母,傅家的事不管是京城、江南还是族里,都要操持,不过婚事倒也不用非在京城里,父母之命更重要一些。”
“父亲说的是。”晏姝哪里会反对?这是武元侯给自己台阶下,也正是自己想要的。
今日,傅玉琴敢不留在京城,以后就会彻底被踢出去,无论议亲还是嫁人,侯府只会按照府里的规矩办事。
三夫人松了口气,又觉得不踏实,现在的她就是觉得不对劲儿,不管是怎么做都觉得是错。
“长兄,我们今日就回族里。”傅三爷说。
武元侯抬眸看着他,良久才点了点头:“回去吧,若京城不保,也会护住少铎的,姝儿从去年九月开始布局到今日,胜率极大,不要过于忧虑。”
傅三爷眼圈泛红:“长兄保重。”
秋风瑟瑟中,傅三爷带着三夫人和女儿踏上归程。
武元侯目送着远去的马车,缓缓地叹了口气:“姝儿,发现什么了?”
第299章 京城的秋凉
“父亲,天凉了。”
武元侯拍了拍自己腿上盖着的薄被:“是啊,冬日里会冷一些,不过今年庄子里不错,丰收了。”
晏姝跟在武元侯旁边,推着木轮椅的亲兵两只手上青筋凸起,是有一把子好力气的人。
李嬷嬷已经准备好了马车。
众人当天也启程回京了。
马车刚到侯府门口,是晏姝就看到了乔嬷嬷。
“公主殿下,老奴奉皇后娘娘的命,接您即刻入宫。”乔嬷嬷说。
晏姝马车都没下,吩咐李嬷嬷回去跟长姐说一声,切勿担忧。
李嬷嬷点头,看着乔嬷嬷上了晏姝的马车,直奔宫里去,神色凝重的回到府里。
傅玉琅得知晏姝进宫了,请李嬷嬷去书房等候,她先去见了武元侯。
等傅玉琅回来的时候,李嬷嬷一眼就看出大小姐脸色不对了。
“嬷嬷坐吧。”傅玉琅坐下来:“这两日里,晏欢疯了一般让人放话到坊间,说姝儿是皇后固宠的计策,侯府为了掩人耳目才迎娶她进门的。”
李嬷嬷听到这话,忍不住冷哼一声,知道失礼赶紧垂首:“大小姐,这等市井长舌妇的做派,在少夫人跟前都过不去三个回合,要老奴看啊,少夫人本不想搭理她们,但是她们硬是要往上凑,少夫人也不会客气。”
“虽说咱们自己人都知道是泼脏水,可这样的风言风语,听了是真快被气死了。”傅玉琅说:“每次都是姝儿挡在咱们前头,如今我倒是想要请教嬷嬷,用什么法子能替姝儿出一口恶气。”
李嬷嬷听到这话来精神了,略思索片刻说:“少夫人入宫,应是皇后娘娘也动怒了,不过天家人做事素来走一步看十步,晏欢算不得什么,宫里头还有个周琳呢。”
提到这个,傅玉琅微微蹙眉,她说:“嬷嬷觉得姝儿会以什么方式教训她们?”
李嬷嬷摇头:“老奴白活了大半辈子,少夫人做事看似波澜不惊,多数时候老奴还没看明白,少夫人已经把事情做完了,不过大小姐要在宫外收拾晏欢,这一点儿不难。”
傅玉琅看着李嬷嬷。
“周氏有个外面相好的叫桃郎,之前闹腾的人尽皆知,在晏欢成为荣华夫人后,咱们少夫人把桃郎送过去了。”李嬷嬷说。
傅玉琅扶额笑了:“嬷嬷一语点醒梦中人,我知道怎么做了。”
李嬷嬷退下后,傅玉琅穿上夜行衣,趁着天黑去了荣华府。
说是荣华府,京城里谁不知道稀罕事,皇上在外面养了个外室!
要说对这里熟悉,谁能比得过傅玉琅?
她立在高处,仔细分辨过后直奔自己的院子,从布局上看,位置在主宅东边,东为长。
晏欢是不能让周氏住正屋的,但周氏身为长辈住在东边也勉强说得过去。
轻飘飘的落在屋脊上,傅玉琅看到远处有灯笼的光亮,耐心的等着,就听到一个婆子的声音,颇有些埋怨的说道:“邪门了,怎么就是个馋嘴的,夜里吃这么多,鬼食吃多了,折损阳寿的。”
“你可少说两句,管咋说是主子的娘老子,咱们这些奴才伺候着就是了。”另一个声音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