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欢不能在娘家久留,她本也是为了见晏修泽一面的,这顿元宵到底是没吃,辞了周氏便回赵家去了。
她回去赵家。
晏姝也陪着秦夫人回了侯府。
府里早就挂起来了灯笼,早晨出门,这会儿才归,秦夫人让晏姝早些回去歇息,段姨娘带着傅玉瑶回去自己的院子里,关起门来仔仔细细的叮嘱女儿,毕竟以后要跟在晏姝身边。
晏姝回迎晖院的时候,发现桌子上摆着一碗洒了桂花糖霜的元宵,心里顿时暖起来了。
“小姐回来了。”陈嬷嬷缓缓地走过来,眼角眉梢都是慈祥的笑意。
晏姝过去扶着陈嬷嬷:“奶娘这是一点儿也闲不住。”
“这身子骨也算争气,一日比一日好了,今儿是元宵节,小姐吃一碗桂花元宵吧。”陈嬷嬷说。
晏姝让陈嬷嬷坐下来,她乖顺的拿着汤匙,第一口元宵送到陈嬷嬷的嘴边:“奶娘先吃。”
“这不合规矩。”陈嬷嬷赶紧拒绝。
晏姝嘟着嘴儿:“可是,我不想和奶娘论规矩。”
“好,好。”陈嬷嬷把这一口元宵吃了。
看着晏姝小口小口吃着元宵的模样,眼前浮现出夫人的模样,夫人在世的时候是不肯吃元宵的,每年元宵节都会吃汤圆。
“小姐,可知道汤圆和元宵的不同啊?”陈嬷嬷说。
晏姝知道陈嬷嬷的心意,抬头:“不知道啊,我从小就吃元宵的。”
“那是因为小姐生在北方,在江南啊,今儿是要吃汤圆的,汤圆是要包出来的,元宵则是滚出来的。”陈嬷嬷说:“以前在江南的时候,夫人总是会嚷着要留点儿面团做成圆子,放在酒酿里,每次夫人都会吃得小脸红扑扑的呢。”
晏姝低头认真的吃元宵,汤都喝光了,放下汤匙。
杏花过来收拾下去,屋子里只剩下了陈嬷嬷和晏姝两个人。
“奶娘,我要为母亲报仇。”晏姝说。
陈嬷嬷抬头端详着晏姝,像是要从这张脸上找出来别人的模样似的:“小姐啊,为何要报仇?找谁报仇?怪周氏吗?若非老爷违背誓言,怎么会有周氏进门呢?老奴做梦都想为夫人报仇,可是小姐啊,你现在是侯府的掌家夫人,以后更是侯夫人,老奴不舍小姐背上骂名。”
“奶娘,我怎么会背上骂名呢?”晏姝轻轻地靠在陈嬷嬷的肩上:“我又怎么不知道这一切始作俑者是晏景之呢?周氏和他一拍即合,各取所需,但有了周氏,就会有旁人,奶娘啊,这不单单是我娘亲的仇。”
陈嬷嬷轻轻地抚摸着晏姝的手背,长叹一声。
“周氏颠倒了晏家三子的命运,养废了晏修然,放养了晏修屹,让晏修泽读书入仕,其心狠毒就狠毒在三兄弟很难齐心合力,至于对我的捧杀,她自做到了捧我,伤不到我分毫,我就算不认晏景之,也不认他们三兄弟,可他们依然是娘亲的儿子,娘亲做不到的,我替娘亲做,娘亲受的委屈,我替娘亲讨回来!”
陈嬷嬷眼圈红了,颤着声儿问:“我的姑娘啊,你想要怎么做?”
,
第122章 有锋芒的善良
晏姝拿出来帕子给陈嬷嬷擦眼泪:“奶娘只管看着,我只是想说给奶娘听,娘亲孕育之恩,奶娘抚养之恩,晏姝都记在心里的,都是要报答的。”
“老奴不要报答,只要你好好的,日子顺遂,就算是有一天我去见夫人了,也会笑着告诉她,她的孩子们都很好。”陈嬷嬷说。
晏姝轻轻地抱了一下陈嬷嬷:“好好养身子,看着吧,一切都会有尘埃落定的时候。”
陈嬷嬷知道晏姝不会再说了。
她也彻底打消了让晏姝和三个兄长手足情深的念头了,她看着长大的孩子是什么脾性,自己最清楚不过了,没道理越懂事越要受委屈,在晏家那些年里,三兄弟给了晏姝太多委屈了,这么懂事的孩子,自己再也不会为难她了!
晏姝也看到了,看到了晏景之陪着玉红袖和晏泽盛的场景,她知道是玉红袖故意为之的。
这几日确实没管玉红袖那边,寻个机会得见一见了。
她要尽快在侯府站稳脚跟儿,地位无可动摇!这是保证自己活得恣意的关键。
也绝对不委屈自己分毫,母亲的仇是执念,这个执念像是一根插在心头的刺,要拔掉!
元宵节过后,一切都恢复如常了。
晏姝坐在马车里特地从四海食府门口路过,看到正在修缮中的诊堂和准备卖云皂的铺面,满意的点了点头。
沈云娘做事干脆利索,昨日若不是四海食府开市,只怕她昨日就动手了,这样的人能干的让晏姝打心底喜欢。
傅少卿慧眼识人,若是按照自己的心意,傅玉英真能和沈行简成为一对佳偶,那么沈云娘和沈行简不会离开京城,傅家不管下一步要怎么走,都会多一份不可忽视的助力,就冲沈行简上一世的策论,必定会入太子的眼,以后位极人臣都是极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