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夫人收了银票,自也不愿意跟沈云娘多废话,倒是要顾及身份,微微颔首。
离开牙行,沈云娘直接回去了四海食府。
晏姝看到房契,忍不住笑了:“您可真是厉害,这铺子确实划算。”
“是少夫人聪慧,若非少夫人提醒我,我必定会被焦氏唬住的,这是剩下的银票。”沈云娘把剩下的三百两银票放在桌子上。
晏姝推给她:“那边拾掇利索要用银子的,这些不够就言语一声,明儿元宵节,食府开市,请沈夫人和沈公子过来捧场。”
“却之不恭。”沈云娘大大方方的把银票收下了,说:“行简想拜见白神医,不知世子夫人可否帮忙引荐?”
晏姝点头:“不难,明日白伯也会过来的。”
沈云娘再次道谢,若非天色不早了,她倒真想立刻去收拾对面铺子去。
这边的院子里暂时安顿下来,沈云娘便把准备好的礼放在桌子上,这些礼是见者有份,傅家三小姐是梅兰竹菊一套,大双她们则以实惠为主,一人一块兰香皂,不出挑但让人心情愉悦。
她很佩服晏姝,因为世人多敬男而厌女,似乎女子唯有在男人的庇护之下才可以安度一生,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她最愤恨便是这个。
晏姝则不一样,她非但收留了大双这些姑娘们,还让她们有谋生的机会,能自食其力后,这些姑娘们总不会太差。
同样佩服晏姝的还有沈行简,若不是避讳男女大防,他特别想跟这位世子夫人坐在一起喝喝茶,一个聪慧的女子,她必定更洞悉世事,相比于晏姝,沈行简不屑于跟那些高谈阔论,满嘴空话的读书人为伍,读了圣贤书,学不会虚怀若谷,只想入仕博富贵,哪里会真正体会黎民之苦?
此时的晏姝已经回侯府,秦夫人见到晏姝立刻拿出来一封密信:“姝儿,快看看,机会来了。”
晏姝接过来密信,打开看到第一句话的时候,心就咯噔一下!
第114章 傅少卿的本事
不是内容多震撼,因为还没往下看,而是密信第一句话,竟是:尊主。
除了傅少卿,不做第二人想。
晏姝看下面的内容:白契和黑契停战,黑契往北望山,白契发兵四十万往南望山。
“母亲,这是要打南望山一个措手不及。”晏姝把密信还给秦夫人。
秦夫人拉着晏姝坐下来:“对,白契和黑契这一场征战停得突然,看他们现在的动向,应该是白契和黑契有了共主,北望山得到了喘息之机,希望可以反败为胜,南望山的话,焦子旭在那边驻守多年,并不曾有过摩擦,必定会吃败仗。”
“母亲,您还在禁足。”晏姝说。
秦夫人笑了:“姝儿莫怕,也不要拦着母亲,若不是姝儿拼了命的护着咱们一家人,以我的本事必定被人算计的骨头渣滓都不剩,但母亲并不是无用之人,等南望山凯旋归来,往后全家日子怎么过,都听姝儿的。”
“两军交战刀剑无眼,北望山已经让一家人挂肚牵肠了,若母亲再去南望山,我哪里还沉得住气呢?”晏姝悠悠的说。
她真心舍不得婆母一把年纪还要以命相搏。
秦夫人握着晏姝的手:“姝儿,除了这一步,我们傅家还有机会全身而退吗?北望山要赢,南望山更不能输,这是保全侯府上下和傅家军唯一的机会,你必定要稳住,这次母亲出征不带任何人,但太子殿下会随军出征。”
晏姝看着秦夫人:“母亲,太子殿下若是能同去,姝儿就不担心了,可我担心公主府的少公子会抓住这个机会。”
“岳昶啊?”秦夫人微微的眯起了眼睛:“姝儿,少年人若有本事,必定能建功立业,可岳昶就算有天大的本事,这功劳落不到他头上,母亲也不要,应是太子殿下的。”
晏姝懂得其中的弯弯绕绕,虽说婆母不屑于和后宅这些妇道人家一般见识,但对于官场是极其拎得清的人,只能说错生女儿身了。
“母亲,明儿是元宵节,朝廷今年开印的日子也快到了,发兵南望山会是开印头一桩大事。”晏姝说。
秦夫人也是这么想的,朝廷就算是接到消息也不会立刻发兵,毕竟若急慌慌的发兵,只会让人心惶惶的,于战事并无丝毫助益。
两个人正说话,李嬷嬷进门来了:“夫人,少夫人,太子殿下去了公主府。”
晏姝和秦夫人对视一眼,两个人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个人――白长鹤!
“本还担心我一直被禁足,消息都传递不出去呢。”秦夫人笑得舒畅。
晏姝递过来热茶:“母亲,东宫必定比我们更着急,不过朝廷开武科,太子殿下会不会留在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