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伯也要年年康健。”晏姝笑着给福伯行礼。
福伯还礼后,说:“少夫人怎么突然想要到庄子这边来了?”
“那位沈夫人在这边住得可好?”晏姝问。
福伯点头:“好,好得很,这位是个能干的人,咱们村子里的人都有事儿做了,赚了不少银钱贴补家用呢。”
晏姝知道沈云娘的性子,承不起别人一点点好,是个极其知恩图报的人,自己收留了她们母子二人,沈云娘果然拿出来了云皂作为报答。
“福伯,回头再找您说话,我去拜访沈夫人。”晏姝说。
福伯送晏姝到了沈云娘母子二人住着的院门口,目送少夫人带着丫环进了院子,这才转身回去,把庄子上的账目和刚刚送过来的新庄子的账目都准备好。
一走进小院里,皂香味儿便浓郁了,这云皂是好东西,香味儿清新隽永,像极了空谷幽兰,起初不在意,可只要用过后,便会爱不释手。
“少夫人,给您拜年了。”沈云娘从屋子里出来,清瘦高挑的身形,一身水蓝色袄裙,素净的衣裙极衬容貌,在晏姝看来,沈云娘是个美人儿,纵然如今已三十出头,可举手投足自带贵气,只可惜上一世自己并不知道沈云娘的底细,这一世也还不知道这位到底什么来路。
冲她能在儿子高中状元后,母子二人隐匿行踪再不出现来看,必定不凡。
晏姝还礼:“沈夫人客气了,能让庄户们都赚了贴补家用的银钱,我是占了大便宜了呢。”
“应该的,少夫人能让我们母子二人在举目无亲的京城落脚,我做这点儿事,不值一提。”沈云娘说着,陪着晏姝进屋落座。
屋子里的陈设没有改动过分毫,桌子上摆着托盘和雕刀,还有雕了一半的牡丹花。
“沈夫人这一双巧手儿可价值不菲,回头这样的云皂摆在铺子里,只怕寻常人都不敢询价儿。”晏姝说。
沈云娘递过来热茶:“少夫人是想要开铺子了吗?”
“何止想了,还选好了铺面,不过京城里的人啊,抹不开脸面去跟相熟的人讨价还价,我这不就想到沈夫人了嘛。”晏姝笑望着沈云娘:“沈夫人,这铺面要想拿到手里,得请您出面了。”
沈云娘面露难色,良久才问:“可是急得很?”
第112章 隔墙有个书生
晏姝见沈云娘有些为难,摇头:“不急,沈夫人是怕耽误了沈公子会试吗?”
“那倒也不是。”沈云娘抬起手扶了扶鬓角:“罢了,铺面遇到合适的不容易,少夫人明日若回京中,我便跟着走一遭吧。”
晏姝抿了口茶:“沈夫人放心,铺面一共是三开间,云皂一间够用,后面院子是东西两院,您可以跟沈公子住在东院,等会试后,再从长计议。”
“少夫人要那么大的铺面?”沈云娘略有些吃惊,她虽然不是京城人,行简这些日子说了不少外面的事,武元侯府如今举步维艰,在外人看来都是刚进门的少夫人在支撑着,这个时候置办铺面本就不妥,还要置办那么大的铺面,天子脚下寸土寸金的地方,可是一笔不小的银钱呢。
晏姝点头:“白伯要留在京城,想悬壶济世,我盘下这个铺面,算是送个人情。”
“原来如此。”沈云娘心思一动,看着晏姝:“是白长鹤白神医?”
“正是,老爷子为侯府付出太多了。”晏姝说。
沈云娘顿时对晏姝更有好感了,知恩图报便不会是多坏的人,这世上多忘恩负义之辈,反倒显得知恩图报极为珍贵了。
事情几句话就说定了,晏姝便没有多留,她的院子就在隔壁,她告辞离开。
沈云娘回到屋子里,拿起来雕刀又放下了,起身去了沈行简的书房。
晏姝到这边确实要看看公主府的庄子和田地,这些房契、地契都送过来了,至于那些庄户和管理庄子的人,一个没留。
“福伯,咱们的粮种有多少富余?”晏姝问。
福伯说:“去年灾荒,能留下做粮种的都留下了,榆兴和榆旺两个庄子存了千石粮种,五谷都有,还有一些不算在内的瓜果蔬菜种子。”
晏姝知道京城这边不种稻,主种麦和稷米,菽豆也会种一些,除此之外便是红粮了。
要说产量最高的当属红粮,但红粮入不得京中那些大户人家的眼,倒是酿酒的好原料。
福伯把记了粮种的账本拿过来,晏姝看完后,对福伯说:“红粮的种子多富余,要安排车马送去江南,二爷那边需要。”
“成,这事儿马上就办。”福伯答应的爽快。
福伯走后,晏姝让梨花研墨,她给傅二爷写了一封家书,还分别给闵氏、傅玉珠和傅玉敏都写了书信,夜深,晏姝听到外面扑簌簌的声音,问:“梨花,是落雪了吗?”